【招商引资】五部门规范新能源汽车蓄电池利用 构建全链条管理体系

所属地区:信息补充中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0日
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五部门于2021年联合印发《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通过完善回收利用体系、强化产品标准、促进产业协同,为动力电池循环利用提供制度保障,同时为相关领域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环境。
(一)政策出台的背景与核心目标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成为保障资源安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议题。《办法》的出台旨在建立健全梯次利用管理机制,明确各环节主体责任,防范环境风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政策聚焦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规范梯次利用行为,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推动形成“生产-使用-回收-梯次利用-再生利用”的闭环体系,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全链条管理措施强化产业协同
《办法》从回收、设计、处置等环节提出具体要求。在回收环节,鼓励梯次利用企业与新能源汽车生产、电池生产及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建立协议合作机制,利用现有回收渠道提升废旧电池回收效率。动力蓄电池生产企业被明确鼓励参与回收及梯次利用,推动产业链延伸。在产品设计方面,梯次产品需综合考虑电气绝缘、阻燃、热管理及电池管理等安全性因素,采用易维护、拆卸的结构设计,为后续报废处理提供便利。此外,梯次产品所有人需将报废产品移交至指定回收服务网点或再生利用企业,确保规范处置。
(三)地方实践推动政策落地见效
多地结合产业基础推进动力电池梯次利用试点。深圳依托新能源汽车产业聚集优势,引导企业建立回收服务网络,推动电池生产企业与整车企业、回收企业数据共享,实现废旧电池精准追溯。合肥通过建设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园区,吸引梯次利用技术研发、装备制造等企业入驻,形成涵盖回收、检测、重组、再生的产业集群。常州则聚焦电池回收标准化建设,推动制定地方回收服务网点建设规范,提升回收体系运行效率。这些地方实践为全国范围内政策落地提供了可复制经验,同时通过优化产业环境吸引相关投资,助力区域经济绿色转型。
(四)标准与监管体系筑牢安全底线
《办法》强调完善梯次利用标准体系,明确梯次产品技术要求、检测方法及回收处置规范,确保产品质量与安全性。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梯次产品生产、销售环节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生态环境部门强化对回收、拆解、再生利用过程的环境监管,防范重金属污染等环境风险。五部门建立协同监管机制,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跨部门数据互通,提升监管效能,为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五)产业升级与资源循环效益显现
《办法》的实施推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业向规范化、规模化发展。通过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梯次利用电池在储能、低速电动车、备用电源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资源价值得到充分挖掘。动力蓄电池生产企业通过参与回收利用,不仅降低原材料成本,还提升了品牌环保形象。同时,规范的回收体系减少了废旧电池随意丢弃带来的环境问题,助力“双碳”目标实现。随着政策红利逐步释放,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产业将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新的增长点,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产业园区

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