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加速布局区域创新中心 构建发展新引擎
所属地区:信息补充中
发布日期:2025年06月30日
2021年以来,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湖北等多地陆续发布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明确将区域创新中心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通过优化创新生态、强化招商引资、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形成创新点线面梯次联动的区域发展格局,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多地聚焦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明确核心方向与重点领域。江苏在2021年发布的规划中提出,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为目标,重点强化基础研究能力,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南京、苏州等创新高地协同发展,打造“一核引领、多点支撑”的创新布局。浙江2021年出台的文件明确,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宁波甬江科创大走廊为主要载体,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建设长三角重要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同时推动数字经济、生命健康等优势产业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湖北则围绕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整合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等创新资源,强化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创新能力,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吸引各类创新主体和项目落地。
(二)创新共同体与新兴产业集群成为区域协同发展重要抓手。长三角地区在2021年的规划中进一步深化创新共同体建设,推动上海张江、安徽合肥、江苏苏州、浙江杭州等创新极协同联动,促进科技资源共享、人才流动和成果转化,形成跨区域创新合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重庆、成都为核心,2021年提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通过共建重点实验室、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培育新兴产业集群,推动两地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河北聚焦雄安新区建设,2021年明确将其打造为京津冀协同创新的重要平台,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吸引京津创新资源向新区集聚。山东则以青岛、济南为创新节点,2021年规划中提出培育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提升区域创新整体效能。
(三)点线面梯次联动的区域创新格局加快成型,支撑高质量发展。从国家层面布局看,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创新引领极,2021年以来持续强化原始创新能力,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要素;中西部地区如湖北、重庆、四川等地,以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契机,加快补齐创新短板,形成特色鲜明的创新增长极。各地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强化招商引资,吸引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机构和人才团队落户,推动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北京依托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上海发挥张江科学城引领作用,广东以深圳先行示范区为核心,持续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广西、贵州、江西等中西部省份则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在特色优势产业领域加强科技创新,推动区域创新均衡发展。这种由创新点辐射、创新带串联、创新区域协同的梯次联动格局,正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创新支撑。
(一)多地聚焦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明确核心方向与重点领域。江苏在2021年发布的规划中提出,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为目标,重点强化基础研究能力,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南京、苏州等创新高地协同发展,打造“一核引领、多点支撑”的创新布局。浙江2021年出台的文件明确,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宁波甬江科创大走廊为主要载体,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建设长三角重要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同时推动数字经济、生命健康等优势产业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湖北则围绕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整合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等创新资源,强化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创新能力,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吸引各类创新主体和项目落地。
(二)创新共同体与新兴产业集群成为区域协同发展重要抓手。长三角地区在2021年的规划中进一步深化创新共同体建设,推动上海张江、安徽合肥、江苏苏州、浙江杭州等创新极协同联动,促进科技资源共享、人才流动和成果转化,形成跨区域创新合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重庆、成都为核心,2021年提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通过共建重点实验室、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培育新兴产业集群,推动两地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河北聚焦雄安新区建设,2021年明确将其打造为京津冀协同创新的重要平台,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吸引京津创新资源向新区集聚。山东则以青岛、济南为创新节点,2021年规划中提出培育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提升区域创新整体效能。
(三)点线面梯次联动的区域创新格局加快成型,支撑高质量发展。从国家层面布局看,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创新引领极,2021年以来持续强化原始创新能力,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要素;中西部地区如湖北、重庆、四川等地,以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契机,加快补齐创新短板,形成特色鲜明的创新增长极。各地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强化招商引资,吸引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机构和人才团队落户,推动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北京依托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上海发挥张江科学城引领作用,广东以深圳先行示范区为核心,持续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广西、贵州、江西等中西部省份则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在特色优势产业领域加强科技创新,推动区域创新均衡发展。这种由创新点辐射、创新带串联、创新区域协同的梯次联动格局,正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创新支撑。
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西安招商】陕西地建集团与西安市政府深化战略合作 共推城市高质量发展
2025-07-11
【姜堰区招商】姜堰经济开发区成功签约17个高科技项目助力产业升级
2025-07-11
【昆山市招商】昆山开发区以"九字"主线擘画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聚力招商引资构筑竞争优势
2025-07-11
【市北区招商】市北区招商引资成果显著 重大项目集聚赋能核心区建设
2025-07-11
【天津招商】天津港保税区12家领军企业通过国家技术中心复审 凸显区域创新实力
2025-07-11
【铜陵招商】铜陵外贸进出口连续两月正增长 招商引资成效显现
2025-07-11
【安徽招商】市经开区多措并举强化要素保障助力招商引资项目落地
2025-07-11
【安徽招商】特创科技高密度电路板项目签约助力经开区打造智慧经济新引擎
2025-07-11
【东湖区招商】东湖区33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07-11
【上海招商】科创板半导体企业专利领跑 浦东集聚效应助力产业攻关
2025-07-11
【丹江口市招商】丹江口创新"通路护航"机制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企业稳产增效
2025-07-11
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市崇明区长兴镇人民政府关于新凤翔公司西侧围墙修缮工程项目的批复
2025-03-14
崇明关于印发《东平镇镇属企业、民非组织负责人考核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
2025-02-25
承德市人民政府关于河北美富淦冶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12·03”叉车碰撞事故调查报告的批复
2025-02-11
梅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梅州城区(不含梅县区)2023年国有建设用地基准地价的通知
2025-02-05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龙岩市永定区光坑水库工程建设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的批复
2025-01-26
济宁市兖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分解落实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任务目标的通知
2025-01-26
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唐山市开平片区和国际旅游岛部分单元、街区、地块详细规划的批复
2025-01-26
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中山市港口镇石特工业片区(0801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一般修改的批复
2025-01-24
产业园区
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