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体系筑牢高质量发展制度基石

所属地区:信息补充中 发布日期:2025年06月30日
2025年,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央网信办、科技部、商务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标准体系建设规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标准体系基本建成。该体系通过显著提升国家标准供给和保障能力,增强系统性、协调性、开放性和适用性,为各地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招商引资提供了坚实制度支撑,标准化质量效益在经济社会各领域持续显现。
(一)该体系聚焦高质量发展关键领域,构建起覆盖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绿色低碳、公共服务等多维度的标准框架。在科技创新领域,针对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技术等前沿技术方向,制定基础通用和关键技术标准,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在产业升级方面,围绕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需求,完善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新材料等领域标准,引导传统产业加快技术改造和模式创新,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在绿色低碳领域,健全节能降碳、循环经济、生态环保标准,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技术规范支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二)各地结合区域发展特色推动标准落地实施,标准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逐步凸显。深圳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国家标准,在5G、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产业链关键环节推广标准应用,引导企业加强技术研发与标准制定联动,提升了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上海围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完善商贸流通、现代服务业标准体系,推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跨境电商等领域标准实施,优化了消费环境和服务质量;苏州聚焦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推广智能制造国家标准,引导企业开展生产流程标准化、智能化改造,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促进了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三)该体系注重开放性与协同性建设,形成内外联动、多方参与的标准化工作格局。在国际对接方面,积极推动国家标准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等国际组织活动,在新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和规则话语权;在部门协同方面,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相关部门建立标准制定协调机制,加强科技、产业、环保、民生等领域标准的衔接配套,避免标准交叉重复或缺失;在市场参与方面,鼓励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主体参与标准制定,推动标准更好反映市场需求和产业实践,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的标准化工作新模式,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产业园区

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