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连发三大规划 两化融合路线明晰
所属地区:信息补充中
发布日期:2025年06月30日
2021年11月下旬,我国集中发布《"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和《"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针对制造业低端供给过剩、高端供给不足、创新能力不足等核心挑战,提出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全要素融合的战略路径。规划明确要求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与产业链现代化,强化国内国际双循环互动,为各省市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链韧性提供政策支撑,并推动高质量招商引资工作精准对接智能制造、大数据等新兴领域。
(一)规划背景聚焦制造业转型瓶颈
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低端产能过剩与高端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创新能力尚未完全适应高质量发展需求。以工业机器人产业为例,高端精密减速器、控制器等核心部件自给率仍不足50%,而低端组装环节同质化竞争激烈。钢铁、纺织等行业产能利用率长期徘徊在75%-80%区间,凸显供给侧改革迫切性。三大规划的出台,正为破解传统产业转型困局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通过两化融合加速技术渗透率提升。
(二)核心路径强化全链条技术赋能
《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确立"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三位一体融合框架,重点部署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智能制造单元普及。在江苏省苏州市,龙头企业搭建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带动800余家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设备联网率达92%,订单交付周期缩短35%。《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着重突破嵌入式系统、工业软件等关键短板,上海市规划到2025年建成20个以上制造业数字化赋能中心,推动核心工业软件自主化率提升至70%。《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则聚焦数据要素市场化,山东省青岛市建成国家级工业大数据中心,实现1500家规上企业数据资源池共享,设备运维成本降低28%。
(三)区域实践构建差异化发展范式
重点省市结合产业禀赋布局融合实践:浙江省宁波市打造"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推动家电、服装等传统集群智能化改造,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三年提升22个百分点;广东省深圳市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软件研发,本地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年均增长超15%;天津市依托国家超算中心建立工业大数据交易平台,数据流通量年增速达45%。区域试点表明,两化融合有效促进创新资源向高端制造领域集聚,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2021年智能制造领域新增专利占比升至34%,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200亿元。
(四)政策协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规划体系强调政策工具协同创新:财税方面扩大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至100%,金融领域设立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首期募资1472亿元重点投向工业互联网领域。在监管创新上,北京市海淀区试点数据资产评估质押融资,帮助科技企业获得授信23亿元;广州市黄埔区试行"包容期"管理,允许新业态企业容错发展。根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监测,2021年制造业数字化投入强度提升至2.3%,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突破2.1万亿元。
(五)融合成效重构全球竞争格局
通过推动5G、人工智能与生产系统深度融合,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取得突破性进展。工业机器人密度从2020年187台/万人增至246台/万人,工业电商平台交易额突破14万亿元。在湖北省武汉市,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完成5G全覆盖,带动本地零部件企业智能化改造率提升38个百分点。随着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建成12个国家级跨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较2020年提高6个百分点,在全球供应链重构中培育出新的核心竞争力。
(一)规划背景聚焦制造业转型瓶颈
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低端产能过剩与高端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创新能力尚未完全适应高质量发展需求。以工业机器人产业为例,高端精密减速器、控制器等核心部件自给率仍不足50%,而低端组装环节同质化竞争激烈。钢铁、纺织等行业产能利用率长期徘徊在75%-80%区间,凸显供给侧改革迫切性。三大规划的出台,正为破解传统产业转型困局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通过两化融合加速技术渗透率提升。
(二)核心路径强化全链条技术赋能
《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确立"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三位一体融合框架,重点部署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智能制造单元普及。在江苏省苏州市,龙头企业搭建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带动800余家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设备联网率达92%,订单交付周期缩短35%。《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着重突破嵌入式系统、工业软件等关键短板,上海市规划到2025年建成20个以上制造业数字化赋能中心,推动核心工业软件自主化率提升至70%。《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则聚焦数据要素市场化,山东省青岛市建成国家级工业大数据中心,实现1500家规上企业数据资源池共享,设备运维成本降低28%。
(三)区域实践构建差异化发展范式
重点省市结合产业禀赋布局融合实践:浙江省宁波市打造"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推动家电、服装等传统集群智能化改造,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三年提升22个百分点;广东省深圳市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软件研发,本地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年均增长超15%;天津市依托国家超算中心建立工业大数据交易平台,数据流通量年增速达45%。区域试点表明,两化融合有效促进创新资源向高端制造领域集聚,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2021年智能制造领域新增专利占比升至34%,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200亿元。
(四)政策协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规划体系强调政策工具协同创新:财税方面扩大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至100%,金融领域设立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首期募资1472亿元重点投向工业互联网领域。在监管创新上,北京市海淀区试点数据资产评估质押融资,帮助科技企业获得授信23亿元;广州市黄埔区试行"包容期"管理,允许新业态企业容错发展。根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监测,2021年制造业数字化投入强度提升至2.3%,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突破2.1万亿元。
(五)融合成效重构全球竞争格局
通过推动5G、人工智能与生产系统深度融合,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取得突破性进展。工业机器人密度从2020年187台/万人增至246台/万人,工业电商平台交易额突破14万亿元。在湖北省武汉市,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完成5G全覆盖,带动本地零部件企业智能化改造率提升38个百分点。随着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建成12个国家级跨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较2020年提高6个百分点,在全球供应链重构中培育出新的核心竞争力。
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西安招商】陕西地建集团与西安市政府深化战略合作 共推城市高质量发展
2025-07-11
【姜堰区招商】姜堰经济开发区成功签约17个高科技项目助力产业升级
2025-07-11
【昆山市招商】昆山开发区以"九字"主线擘画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聚力招商引资构筑竞争优势
2025-07-11
【市北区招商】市北区招商引资成果显著 重大项目集聚赋能核心区建设
2025-07-11
【天津招商】天津港保税区12家领军企业通过国家技术中心复审 凸显区域创新实力
2025-07-11
【铜陵招商】铜陵外贸进出口连续两月正增长 招商引资成效显现
2025-07-11
【安徽招商】市经开区多措并举强化要素保障助力招商引资项目落地
2025-07-11
【安徽招商】特创科技高密度电路板项目签约助力经开区打造智慧经济新引擎
2025-07-11
【东湖区招商】东湖区33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07-11
【上海招商】科创板半导体企业专利领跑 浦东集聚效应助力产业攻关
2025-07-11
【丹江口市招商】丹江口创新"通路护航"机制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企业稳产增效
2025-07-11
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上海市崇明区长兴镇人民政府关于新凤翔公司西侧围墙修缮工程项目的批复
2025-03-14
崇明关于印发《东平镇镇属企业、民非组织负责人考核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
2025-02-25
承德市人民政府关于河北美富淦冶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12·03”叉车碰撞事故调查报告的批复
2025-02-11
梅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梅州城区(不含梅县区)2023年国有建设用地基准地价的通知
2025-02-05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龙岩市永定区光坑水库工程建设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的批复
2025-01-26
济宁市兖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分解落实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任务目标的通知
2025-01-26
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唐山市开平片区和国际旅游岛部分单元、街区、地块详细规划的批复
2025-01-26
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中山市港口镇石特工业片区(0801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一般修改的批复
2025-01-24
南阳市人民政府转发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桐柏县2023年度第一批城市建设用地批复的通知
2025-01-24
产业园区
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