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总产再创新高 连续七年超1.3万亿斤

所属地区:信息补充中 发布日期:2025年06月30日
2021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13657亿斤,较上年增加267亿斤,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实现产量再创新高。这一成果的背后,是各地在粮食生产领域持续强化政策支持、推动招商引资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的结果,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64亿亩,连续两年增长,单产水平稳步提升,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播种面积稳定增长筑牢生产根基。2021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实现连续两年增长,总量达17.64亿亩,较上年增加1295万亩。这得益于各地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黑龙江持续推进黑土地保护利用工程,通过秸秆还田、轮作休耕等措施改善土壤肥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河南严格耕地用途管制,坚决遏制“非农化”“非粮化”,确保粮食生产空间。同时,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等政策及时兑现,有效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四川、江西等地积极推动撂荒地复耕,进一步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
(二)单产水平提升彰显科技支撑力量。2021年,全国粮食作物单产达387公斤/亩,较上年增加4.8公斤,科技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持续提升。良种推广应用成效显著,全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超级稻、耐密植玉米、高产大豆等优良品种在主产区广泛种植,有效提升单产潜力。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新疆棉花机收率、东北玉米机收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农机作业效率提升带动生产能力增强。此外,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农技推广服务在山东、江苏等地深入开展,科学种田水平显著提高,为单产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政策协同与区域联动保障产能稳定。国家层面持续强化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明确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各自责任,形成协同保供格局。黑龙江、河南、山东等粮食主产省发挥核心作用,产量占全国比重超过60%,为粮食总产稳定增长提供关键支撑。政策支持体系不断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合理调整,保障农民种粮收益;农业保险覆盖面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试点在多个省份推开,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各地还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安徽、湖北等地发展粮食精深加工产业,延长产业链条,提升附加值,既带动农民增收,又反哺粮食生产,形成良性循环。

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产业园区

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