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招商】我国加速北斗三号卫星发射 推进全球导航系统建设与应用普及

所属地区:信息补充中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5日
2017年,我国计划发射6至8颗北斗三号卫星,其中数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卫星性能在信号精度、抗干扰能力等方面大幅提升。按规划,2020年将实现35颗卫星在轨运行的全球覆盖能力。这一工程不仅夯实我国航天科技基础,更将带动卫星导航相关产业发展,为区域招商引资创造有利条件,推动北斗系统应用普及与全球竞争力提升。
一、卫星发射任务与技术性能跃升
2017年启动的北斗三号卫星发射计划,是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关键一步。此次发射采用一箭双星的发射方式,通过优化火箭发射流程和卫星入轨控制技术,提高发射效率与可靠性。相较于北斗二号卫星,北斗三号在核心技术上实现多项突破:搭载新一代高精度星载原子钟,使时间同步精度提升一个量级;增强信号抗干扰能力,可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稳定工作;卫星设计寿命延长至12年以上,降低长期运维成本。这些技术进步为系统全球覆盖奠定了硬件基础。
二、全球覆盖网络构建与系统优势凸显
按照建设规划,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通过35颗卫星组成混合星座,包括27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于2020年完成全球组网。这一星座布局可实现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的高精度定位导航授时服务。与国际同类系统相比,北斗系统具有独特优势:首创短报文通信服务,用户可通过终端发送定位信息和简短消息,在无地面通信网络覆盖区域仍能实现应急通信;区域服务精度达到米级,部分重点区域可达分米级甚至厘米级,满足更高精度应用需求。全球覆盖能力的形成,将使我国在卫星导航领域从区域服务向全球服务跨越,提升国际话语权。
三、应用场景拓展与产业生态培育
北斗系统的应用已从传统领域向新兴业态延伸。在交通运输领域,截至2017年,全国已有数百万辆营运车辆安装北斗终端,实现实时监控与调度,降低交通事故率;农业领域,北斗农机导航终端在东北、华北等地推广应用,推动精准播种、施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渔业方面,超过十万艘渔船配备北斗终端,为渔民提供导航和紧急救援服务。随着应用普及,卫星导航相关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上海、西安、成都等地的北斗产业园区通过招商引资,集聚了芯片研发、终端制造、系统集成等上下游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以西安某产业园区为例,2017年已吸引数十家企业入驻,带动就业岗位数千个,相关产值突破百亿元。
四、政策支持体系与长远发展规划
为推动北斗系统应用普及,国家层面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包括将卫星导航产业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如深圳对安装北斗终端的物流车辆给予补贴,武汉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强制要求公共设施采用北斗兼容终端。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强北斗与5G、物联网等新技术的融合创新,拓展在自动驾驶、智慧医疗、航空航海等领域的应用。同时,通过参与国际卫星导航合作,推动北斗系统进入全球市场,实现从“中国的北斗”到“世界的北斗”的跨越。

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产业园区

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