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前三季度我国文化产业延续较快增长态势 结构优化韧性凸显

所属地区:信息补充中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5日
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文化产业保持稳健发展势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5.4万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7618亿元,同比增长11.4%,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各地通过强化招商引资、优化产业布局,推动文化产业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实现结构持续优化,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
一、产业规模稳步扩大,发展基础更加坚实。2023年前三季度,文化产业营收总量在上年同期基础上实现显著提升,增速回升至两位数区间,高于同期部分传统产业增长水平。从市场主体看,5.4万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涵盖文化产品制造、文化服务提供、文化内容创作等多个领域,企业数量保持稳定增长,显示出文化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随着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居民可支配收入稳步增加,文化消费需求逐步释放,为产业增长提供了内生动力。
二、新兴业态引领增长,数字文化成为核心驱动力。在文化及相关产业10个细分行业中,以“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表现尤为亮眼,营收同比实现大幅增长,增速远高于产业平均水平。这一领域包括网络文学、数字音乐、在线视频、直播演艺等,受益于5G、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用户线上文化消费习惯的深化,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同时,文化艺术服务业、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也实现两位数增长,反映出居民文化消费从物质型向精神型、从单一型向多元化升级的趋势。
三、传统行业加速转型,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文化用品生产等传统行业在2023年前三季度保持稳定增长,营收同比实现13%以上的增幅。传统文化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跨界融合,不断拓展发展空间。例如,文化用品生产企业加大创意设计投入,开发兼具实用功能与文化内涵的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出版发行企业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发展有声书、知识付费等新业态,实现线上线下渠道融合。目前,文化产业10个行业中已有9个实现营收增长,仅文化专用设备生产行业营收略有波动,整体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四、区域协同效应显现,招商引资推动项目落地见效。各地积极落实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政策,通过举办文化产业博览会、专题招商推介会等活动,吸引优质文化项目落地。北京市聚焦数字文化产业,引进一批数字内容创作、文化科技融合项目;上海市推动文旅商深度融合,打造一批沉浸式、体验式文化消费场景;广东省依托制造业优势,发展高端文化装备制造产业;苏州、西安等地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开发历史文化街区、非遗体验等文旅融合项目,带动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增长。招商引资的精准发力,不仅扩大了文化产业投资规模,也促进了区域间产业优势互补,形成东中西部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产业园区

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