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招商】我国成功研制世界最亮极紫外光源 科技创新助力产业升级

所属地区:信息补充中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5日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制的“大连光源”取得重大突破,该装置成功发出世界上最强的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脉冲,单个皮秒激光脉冲可产生140万亿个光子,标志着我国在极紫外光源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一成果不仅为前沿科学研究提供了全新工具,也为相关产业的技术升级和招商引资提供了重要支撑,将进一步推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一、突破性技术引领国际前沿
“大连光源”作为波长完全可调的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其亮度较传统光源提升数个数量级。2024年初,科研团队在完成关键设备调试后,成功实现稳定输出。该技术通过电子束与磁场的精密相互作用产生高能光子,可覆盖从真空紫外到软X射线的宽波段范围,为原子分子动力学、纳米材料表征等领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研究手段。国际同行评价认为,这一突破使我国成为继欧美之后第三个掌握同类技术的国家。
二、多学科应用前景广阔
在基础研究层面,该光源能够捕捉分子键断裂、电子转移等飞秒尺度的超快过程,对理解化学反应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工业应用方面,其高亮度特性可大幅提升半导体芯片缺陷检测精度,有望解决极紫外光刻工艺中的关键技术瓶颈。2023年开展的预研实验已证明,该技术可使某些材料的分析效率提升近百倍,为新能源电池、新型催化剂等领域的研发提供强大支撑。
三、自主创新突破技术壁垒
项目团队攻克了高增益自由电子激光放大、超短脉冲种子激光等核心技术,所有关键部件均实现国产化。特别是自主研发的注入器系统,能将电子束能散度控制在0.01%以内,达到国际最高标准。2022年启动的二期工程进一步优化了波荡器结构,使光源稳定性较初期版本提高80%,为后续建设更先进的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奠定基础。
四、产学研协同推动成果转化
大连市依托该大科学装置,已规划建设占地约20万平方米的光电产业园区,重点培育精密光学仪器、先进检测设备等产业链。2024年以来,已有十余家高新技术企业与研究机构达成合作意向,共同开发面向生物医药、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设备。地方政府同步出台专项政策,对使用该光源开展技术攻关的企业给予研发补贴,加速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这项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在大科学装置领域已从“跟跑”转向“并跑”甚至“领跑”。未来随着用户实验站的陆续开放,将为国内外科研团队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撑,持续赋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产业园区

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