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招商】中国航发压减助改革 专攻主业创一流
所属地区:信息补充中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5日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以推进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自主创新发展为核心使命,积极开展压减工作,强化主业聚焦,吸引更多招商引资,优化产业布局。自2016年6月以来,集团将压减作为重大专项任务精心组织,大幅缩减非主业企业规模,显著提升经济运行质量。下一步,集团将持续完善常态化压减机制,结合非主业剥离与亏损治理等专项工作,进一步夯实主业基础,加快迈向世界一流企业步伐,为新时代航空发动机事业注入新活力。
一、中国航发肩负国家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自主创新重任,始终坚持主业聚焦战略。作为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重要中央企业,集团成立之初就明确了以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为核心的发展方向。压减工作源于相关政策的推动,旨在解决部分央企存在的法人单位过多、资源分散问题。集团积极响应号召,在北京市总部统筹下,精心部署压减专项计划,确保与主业发展紧密衔接。通过系统评估业务链条,集团清晰界定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研发制造为主业领域,并以此为基础淘汰冗余资产,优化资源配置,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压减工作自2016年起全面启动,成为集团深化改革的关键抓手。中国航发坚决落实国资委部署,将压减作为重大攻坚任务推进,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建立高效组织体系。过程中,集团深入排查旗下所有法人单位,精准识别非主业和低效资产,优先压减与主业关联度低的企业。具体操作上,集团强化风险管控,确保压减过程有序稳定,避免对核心业务造成干扰。例如,在北京市主导的央企瘦身健体专项行动中,集团主动剥离亏损企业,大幅减少法人数量,有效释放管理精力。同时,压减与主业规划深度结合,引导资源向航空发动机前沿技术倾斜,促进研发效率提升。
三、主业聚焦成效显著,经济运行质量实现根本性转变。集团通过持续压减非主业企业,彻底清退了数十个行业的无关业务单元,显著提升了资源集中度。主业收入占比实现重大跃升,达到央企前列水平,体现战略聚焦带来的良性效应。在压减过程中,集团强化亏损企业和低效参股项目的治理,确保每项业务都服务于航空发动机核心竞争能力。这不仅优化了产业结构,还为招商引资创造了更佳环境。例如,集团在北京市和西安市等地设立研发中心,吸引外部投资合作,形成以主业为导向的产业集群。通过压减,集团加速技术攻关,推动国产航空发动机自主化进程,为国家安全战略提供坚实支撑。
四、下一步将深化常态化压减机制,持续推动主业精耕细作。中国航发健全长效工作机制,严格监控新增法人单位,防止非主业扩张回潮。集团强压存量问题,将压减与非主业剥离、亏损企业治理等专项任务深度融合,确保每一环节都服务于主业优化。具体举措包括加强财务审计,严控投资风险,确保主业收入稳步增长。同时,集团进一步明确主业中的非核心环节,通过有序剥离实现资源精准配置。这为招商引资提供新空间,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航空发动机产业链建设。最终目标是通过系统性改革,全面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建成世界一流航空发动机企业,为强国事业贡献力量。
五、中国航发的压减实践深刻启示央企改革新路径,强主业兴国运。集团的经验证明,压减不仅是数字层面的缩减,更是推动转型的内生动力。通过聚焦主业,集团强化了产业链控制力,带动地方经济协同发展。例如,在陕西省和上海市等航空产业集聚区,压减后主业突出区域吸引高质量项目入驻。这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示范,表明核心业务精耕可释放巨大潜能。未来,中国航发将继续高举改革大旗,坚持严控增量与强压存量的平衡策略,奋力谱写航空强国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