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赋能营商环境全面升级

所属地区:信息补充中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2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明确提出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力行简政放权、坚持依法行政、强化公平公正监管、优化服务效能,旨在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这一重大战略部署通过破除区域壁垒与制度障碍,显著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与制度型开放水平,为各地招商引资注入强劲动能,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制度根基。
一、推行简政放权与依法行政,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文件要求“力行简政之道,坚持依法行政”,推动政府职能深刻转变。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开解读指出,全国统一市场建设聚焦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严控新设行政许可。例如北京市推进“一业一证”改革,将行业准入涉及的多张许可证整合为一张综合许可证;浙江省推行“最多跑一次”数字化政务改革,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市场监管总局数据表明,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率达90%以上,行政法规立改废释工作年均超百项。这些举措显著降低了市场准入与运营的制度成本,企业设立、生产经营的行政程序精简率达30%以上,有效激发微观主体活力。
二、建立公平统一市场监管机制,构建非歧视性竞争环境
《意见》强调“公平公正监管”,重在清理废除妨碍公平竞争的规定。依据国务院印发的《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行动方案》,重点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全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均已实现“非禁即入”统一标准。上海市率先建立跨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对新技术新产业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广东省上线省级公平竞争审查平台,年度清理涉及地方保护的规范性文件超千件。财政部专项报告指出,全国已清理涉及政府采购的地方性歧视条款328项,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覆盖率超95%,从源头上遏制了“地域小循环”和“政策洼地”,确保所有市场主体平等获取生产要素。
三、强化区域协同与比较优势,激发全域投资兴业活力
通过“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文件着力打破市场分割。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协调司公开文件显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已建立19项跨区域协同机制。江苏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实施“一窗通办”台资企业服务专窗;四川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235项政务事项跨省通办。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加快建设,国家物流枢纽覆盖率达85%。水利部专项规划确认172项重大水网工程连通工程,能源局推动西电东送能力提升至3亿千瓦。这些战略协同大幅降低了企业跨区域经营成本,使得市场要素在更广阔空间高效配置,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开放包容的发展生态。
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制度设计正深刻重塑中国营商环境底层架构。以制度创新促进要素自由流动,以法治规范保障公平竞争,以协同发展释放区域潜力,这些改革举措形成叠加效应。世界银行新营商环境评估体系(B-READY)显示中国在市场监管指标显著提升,联合国贸发会议《全球投资趋势监测》特别指出中国外商投资管理制度改革成效。随着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纵深推进,中国将持续为全球企业提供更具确定性、竞争力和包容性的发展环境。

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产业园区

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