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精准发力促工业服务业稳增长

所属地区:信息补充中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2日
为巩固工业经济回稳基础、纾解服务业特殊困难,国家出台针对性措施加大支持力度,涵盖税收缓减免退、金融信贷支持、产业链强基补短、招商引资扩容等领域,为制造业与餐饮零售等特困行业注入发展动能。2024年以来,政策聚焦市场主体痛点难点,通过制度性安排与阶段性举措相结合,切实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稳定就业基本盘。
一、减税降费组合发力缓解企业成本压力
针对工业和服务业企业普遍反映的现金流紧张问题,财政部门推出系列税收支持政策。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实施阶段性延缓缴纳部分税费;将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适用范围扩大至生活性服务业;对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特困行业实施阶段性税收减免。其中湖北、江苏、广东等地率先落地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征政策,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切实降低微观主体经营负担。这些措施形成减税、缓税、免税的梯度支持体系,2024年累计为市场主体减负超千亿规模。
二、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畅通融资渠道
央行联合银保监部门强化货币信贷政策传导,通过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额度和比例"双扩容",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长效机制。上海实施"无缝续贷"增量扩面方案,缓解企业过桥资金压力;浙江建立"连续贷+灵活贷"机制,推广中期流动资金贷款服务;四川创新"制惠贷"等专属信贷产品支持制造业技改升级。统计显示,工业和服务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连续三个月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其中高技术制造业贷款增速达到各项贷款增速的2倍以上,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明显提升。
三、强链补链工程筑牢制造强国根基
聚焦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工信部门牵头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北京、安徽、陕西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库建设;山东、湖南加速"链长制"落地,建立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监测体系;福建、重庆布局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推动5G全连接工厂建设。在基建投资领域,国家发改委新批复的轨道交通、数据中心、新能源等项目已完成全年计划的60%以上,其中新基建投资占比稳步提升至基础设施建设总规模的25%左右。
四、精准帮扶助力特困行业回暖复苏
针对受疫情冲击严重的接触性服务业,多部门联合出台专项纾困政策。人社部门延长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对特困行业实施养老保险费缓缴;文旅部门发放消费券激活旅游市场,海南、云南等地对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实施全额暂退;商务部门支持连锁企业开设社区食堂,北京推出早餐工程提升便利店服务功能。在消费恢复方面,全国多地发放数字人民币消费券,推动线下消费场景复苏,重点监测餐饮企业营业额环比改善显著。通过租金减免、稳岗补贴、防疫支出补偿等综合措施,服务行业就业岗位总体保持稳定。

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产业园区

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