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制造业创新高地 锻造产业链核心竞争力

所属地区:信息补充中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2日
当前,全球制造业格局加速重构,围绕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日益激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2年经济工作的部署中,明确将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置于突出位置。全国各地迅速响应,通过优化招商引资政策,吸引高端要素聚集,重点聚焦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建设新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强化产业基础能力及推进优势产业链培育,以此在补短板、锻长板、强韧性上精准发力,构筑中国制造业长远发展的坚实根基。相关部委协同地方密集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勾勒出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清晰路线图。
一、
建设新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是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核心载体。针对高端芯片、基础软件、高端数控机床等关键领域长期存在的技术瓶颈和受制于人的“卡脖子”难题,主管部门强化顶层设计和资源整合,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生物医药等战略前沿领域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这些平台汇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力量,致力于突破设计工具、核心算法、关键设备、基础材料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瓶颈。江苏、广东、上海、北京等地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创新资源,积极争创国家级创新中心,旨在打通从技术开发到转移扩散再到首次商业化的关键路径,形成促进科研成果高效转化的长效机制。
二、
围绕构建安全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正加速向纵深推进。主管部门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领域,系统梳理短板弱项清单,明确产业基础能力提升的关键环节和主攻方向。依托“揭榜挂帅”等机制,组织实施一批基础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软件的攻关项目,显著提升关键产品的性能稳定性和质量可靠性。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的“四基”薄弱环节被列为再造工程的重中之重,旨在夯实产业链发展的根基。浙江、山东、安徽、湖北、湖南等地积极落实国家部署,结合地方特色优势产业,精准布局和实施一批强基项目,通过财政、金融、土地等政策组合拳,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性。
三、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链及领军企业是实现制造业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支撑。主管部门强化分类指导和梯次培育,着力打造一批在产业生态构建、核心技术掌控、市场品牌影响等方面具备引领能力的领航企业和链主企业。政策重点支持这些企业围绕产业链主导环节整合创新资源、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拓展市场。同时,地方层面精准施策,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前沿生物技术等领域精心培育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链。广东、江苏、上海、深圳等地发挥产业集聚优势,支持链主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协同攻关共性技术、制定行业标准、构建共性平台,打通产业链循环堵点,整体提升产业链的现代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通过上述举措的系统推进与协同发力,新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成为技术攻关的策源地,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构筑了产业链稳固的基石,优势产业链及领军企业的培育构建了带动整体跃升的牵引力量。这些战略部署有效整合了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与对外开放资源,为中国制造业加快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构建安全稳定富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和动力引擎。

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产业园区

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