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地密集发布RCEP落实措施 区域特色赋能开放发展

所属地区:信息补充中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2日
2024年,中国多地积极贯彻落实商务部等六部门印发的《关于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指导意见》,陆续印发针对性方案,聚焦贸易投资高质量发展、产业竞争力提升等任务,在原产地规则利用、通关便利化、关税减让等领域推出具体举措,并结合区域经济禀赋凸显特色路径,为招商引资和开放型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聚焦关键领域,落实共性任务筑牢合作基础。各地方案普遍将原产地规则应用作为重点,通过培训指导、智能审核等方式帮助企业享惠。例如,吉林针对粮食、汽车零部件等优势产业,建立原产地规则咨询服务平台,引导企业用好区域价值成分累积规则;云南依托边境贸易优势,在昆明、瑞丽等口岸设立RCEP原产地签证专窗,简化签证流程,提升货物通关效率。在通关便利化方面,多地推广“提前申报”“两步申报”等模式,云南还与东盟国家口岸建立“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合作机制;广西推动中越边境口岸智能验关设备升级,实现农产品“秒通关”。关税减让政策落地方面,广东指导电子信息、家电等制造业企业梳理RCEP成员国关税税则,扩大原材料进口和成品出口;山东鼓励企业利用日韩关税减让优势,扩大高端装备、化工产品贸易规模。
二、立足区域禀赋,特色路径激活发展动能。不同地区结合自身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推出差异化举措。河南发挥“米”字形高铁网和航空港优势,提出提升与RCEP成员国在“陆上丝路”“空中丝路”“网上丝路”“海上丝路”的合作水平,推动中欧班列拓展至东盟国家,加密至日韩、澳新的货运航线,培育枢纽经济新增长点。广东作为外贸第一大省,聚焦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对接RCEP高标准规则,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探索数字贸易、绿色贸易等新业态合作;同时加强与港澳协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RCEP合作示范高地。广西依托中国—东盟自贸区前沿优势,重点建设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沿边临港产业园区,推动工程机械、建材等产业与东盟国家开展产能合作,发展跨境旅游、跨境劳务等特色服务贸易。山东则立足海洋经济强省定位,深化与日韩在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技术合作,建设中日韩经贸合作先行区,推动青岛、烟台等港口与RCEP成员国港口加强航线联动。
三、强化协同联动,服务国家开放大局提质增效。各地落实措施注重对接国家战略,形成区域协同效应。中西部地区通过提升交通物流枢纽功能,更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RCEP成员国投资;东部沿海地区发挥开放门户作用,为中西部提供出海通道和规则对接经验。例如,河南与广东、浙江等省份建立RCEP合作联盟,共享原产地规则应用案例和通关便利化经验;云南联合四川、重庆等西部省份,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与RCEP成员国物流网络衔接。同时,各地方案均强调优化营商环境,对标RCEP投资便利化、知识产权保护等规则,简化外资准入流程,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为跨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稳定制度保障,助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产业园区

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