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渔业高质量发展提速 2025年总产值将达1.5万亿元

所属地区:信息补充中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2日
农业农村部发布《“十四五”全国渔业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渔业产值将达到15000亿元。规划聚焦渔业转型升级,通过优化养殖结构、调控捕捞强度、推动产业融合、强化质量安全等举措,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渔业全产业链建设,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渔民增收。
一、推动养殖产业绿色转型,夯实产值基础。规划提出建设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各地正加快推广生态友好型养殖模式。江苏淮安推广稻渔综合种养,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亩均综合效益显著提升;广东珠海发展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通过水质智能调控系统,水资源循环利用率达90%以上,养殖密度和产品品质同步提高。浙江湖州推进池塘标准化改造,配套尾水治理设施,推动传统养殖向生态高效转型,为渔业产值稳定增长提供坚实支撑。
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融合发展,拓展产值空间。规划明确二三产业产值比重需超过54%,各地着力推动渔港经济区建设和渔业产业链延伸。浙江舟山以国家级渔港经济区为核心,整合渔港、码头、冷链物流等资源,吸引水产品加工企业集聚,开发鱼糜制品、海鲜调味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加工转化率提升至70%以上;山东青岛通过招商引资引入海洋生物科技企业,利用渔业副产物研发保健品、化妆品原料,延伸产业链价值。休闲渔业方面,福建厦门打造“渔旅融合”示范项目,开发渔港文化体验、近海垂钓等业态;湖北武汉依托湖泊资源发展休闲垂钓基地,带动餐饮、住宿等配套产业发展,多业态融合推动渔业产值结构持续优化。
三、强化质量安全与民生保障,提升产值质量。规划要求国家产地水产品兽药残留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各地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海南三亚建立水产品质量追溯平台,实现养殖、用药、检测、销售全流程信息可查询;江西南昌开展兽药使用规范培训,引导养殖户建立用药记录制度,从源头管控质量风险。在渔民增收方面,各地通过技能培训、政策扶持拓宽增收渠道。广西北海组织渔民参加电商培训,推动海鲜产品线上销售,部分渔民年增收超10万元;辽宁大连支持渔民转型发展休闲渔船运营,结合滨海旅游开发特色航线,让渔业产值增长红利更多惠及从业者。

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产业园区

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