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措并举扶持中小微企业 夯实经济稳增长根基

所属地区:信息补充中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2日
我国中小微企业量大面广,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和就业的主渠道。近年来,国家通过完善政策体系、优化金融服务、强化招商引资等举措,持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帮助企业应对疫情冲击、破解发展难题,为经济稳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一、政策支持体系持续完善,精准纾困力度不断加大。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国家层面先后出台减税降费、房租减免、社保缓缴等一系列帮扶政策。相关部门联合印发文件,明确对中小微企业实施阶段性税收减免,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从3%降至1%;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企业,允许申请缓缴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地方政府同步推出配套措施,例如上海市实施"抗疫助企"政策包,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给予最高5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广州市设立中小微企业纾困资金池,为企业提供低息应急贷款。这些政策形成叠加效应,有效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
二、金融服务质效显著提升,融资难题逐步缓解。金融管理部门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创新金融产品。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小微企业专营机构,推出"首贷续贷服务中心",简化贷款审批流程。针对中小微企业缺乏抵押物的特点,推广知识产权质押、应收账款融资等融资模式。数据显示,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在2021年末首次突破50万亿元,此后持续保持增长态势。同时,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扩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担保覆盖面,降低担保费率,帮助更多企业获得融资支持。
三、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发展活力不断激发。各地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企业开办流程,推行"一网通办""证照分离"等措施,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北京市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杭州市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实现涉企事项线上办理率超过90%。在市场监管方面,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减轻企业不合理负担。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持续加大,完善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为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保障。
四、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国家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通过财政补贴、人才引进、技术服务等方式,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对入库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深圳市设立中小微企业创新基金,鼓励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苏州市实施产业升级计划,对中小微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给予最高300万元补助。这些举措推动中小微企业向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型方向发展,提升了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五、就业创业支撑作用凸显,民生保障坚实有力。中小微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国家通过稳岗返还、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等政策,鼓励企业稳定用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开展"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搭建中小微企业与求职者对接平台。武汉市实施"稳岗扩就业"计划,对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成都市建立中小微企业用工服务中心,提供免费招聘、技能培训等服务。这些措施帮助中小微企业稳定就业岗位,保障了劳动者收入来源,为民生稳定奠定了基础。
中小微企业好,中国经济才会好。随着各项扶持政策的落地见效,广大中小微企业克服困难、积极作为,在稳定增长、扩大就业、促进创新等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未来,国家将继续优化政策供给,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支持中小微企业焕发生机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产业园区

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