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中国建成全球最长高分子3D打印桥 技术创新助力城市发展

所属地区:信息补充中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7日
2023年,由中国建筑旗下中建西南院设计的全球最长高分子3D打印桥“流云桥”在成都龙泉驿区驿马河公园正式启用。该桥的建成不仅是中国建筑科技领域的重要突破,也为成都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提升区域竞争力注入新动能,对吸引高端产业资源、促进招商引资具有积极意义。
(一)设计融合自然与科技,彰显文化底蕴与创新理念。桥梁设计灵感源自驿马河自由奔腾的水势与传统丝绸舞动的飘逸形态,通过流畅的曲线造型展现动态美感。在材料应用上,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作为打印主材,兼具轻质、高强、耐腐蚀等特性,适应公园环境长期使用需求。同时,设计团队结合功能需求,通过预留孔位、埋设管道等方式,一体化解决桥面排水与照明系统布设问题,确保实用功能与美学设计有机统一。两端栏杆选用轻质航空材料,经数字化数控雕刻成型后进行特种涂层处理,既满足安全防护要求,又呈现细腻的纹理质感,进一步提升桥梁整体艺术表现力。
(二)创新施工工艺提升效率,智能化技术保障工程质量。桥梁采用分段打印、现场拼装的施工方案,有效解决大跨度3D打印结构的制作与运输难题。正式打印前,通过模拟打印技术对施工流程进行预演,优化打印参数与拼接工艺;打印过程中,借助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24小时不间断作业,减少人工干预,仅用35天即完成全部打印任务。为确保成型精度与拼接质量,施工团队引入三维激光点云扫射检测技术,对打印构件进行实时监测与数据反馈,使结构尺寸误差控制在毫米级范围内。此外,通过在桥梁下方增设钢梁形成叠合支撑结构,进一步提升桥面承载能力与通行稳定性,保障市民安全使用。
(三)树立行业技术标杆,推动建筑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全球最长的高分子3D打印桥,该项目在材料应用、结构设计、施工技术等方面实现多项创新,为大跨度3D打印建筑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成功应用,拓展了3D打印技术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边界,为绿色建筑材料研发提供新思路。自动化打印与智能化检测技术的结合,大幅提升了施工效率与工程质量,推动建筑行业向智能化、工业化转型。项目的建成投用,不仅为成都驿马河公园增添了标志性景观,也为城市公共空间建设提供了创新范例,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与文化软实力,为区域招商引资与产业升级创造有利条件。
(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可持续建造新模式。相比传统桥梁建设,3D打印技术通过精准控制材料用量,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浪费与碳排放,符合国家“双碳”战略要求。高分子材料具有可回收、耐老化等特性,延长了桥梁使用寿命,降低后期维护成本。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工厂化预制与现场拼装相结合的方式,减少了施工现场扬尘、噪音等环境污染,实现了绿色施工目标。这种集技术创新、绿色环保、高效建造于一体的模式,为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解决方案。
该桥的启用,不仅是中国建筑设计与建造技术实力的集中展现,也为全球3D打印建筑领域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随着此类创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将进一步推动建筑产业向高质量、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为城市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产业园区

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