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中国造船三大指标上半年显著增长 国际市场份额保持领先

所属地区:信息补充中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7日
2021年上半年,中国造船业三大核心指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行业发展韧性与活力持续显现。在全球航运市场逐步复苏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背景下,各地通过强化招商引资、完善产业链配套等举措,推动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均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国际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一)市场需求回暖与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双重驱动。2021年上半年,全球航运市场迎来周期性复苏,集装箱运输需求激增带动新船订单量大幅上升。中国造船企业抓住市场机遇,在高附加值船舶领域实现突破,海船完工量和新接订单量中,大型集装箱船、LNG船等高端船型占比显著提高。以上海、大连为代表的重点造船基地,依托技术积累和产能优势,承接了多笔国际大额订单,推动行业整体发展质量提升。同时,行业集中度持续优化,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前10家企业集中度较2020年底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趋势明显。
(二)政策引导与技术创新夯实行业发展基础。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出台多项政策支持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明确提出推动绿色智能船舶研发应用、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等目标。2021年上半年,中国造船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在船舶焊接、模块化建造等关键工艺上取得进步,数字化造船能力不断增强。南通、扬州等地通过招商引资吸引船舶配套企业集聚,形成集研发设计、总装建造、配套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集群,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供应链稳定性。绿色船舶领域,节能环保型散货船、混合动力船等产品研发取得新进展,符合国际海事组织环保新规的船型成为市场主流。
(三)国际竞争力提升巩固全球市场主导地位。2021年上半年,中国造船三大指标国际市场份额均保持在四成以上,其中新接订单量占比超过五成,继续位居世界前列。出口船舶占手持订单总量的89.0%,彰显出中国船舶产品在国际市场的认可度。与传统造船强国相比,中国造船业在成本控制、交付效率和产能规模上的优势进一步凸显,同时通过优化产品结构,逐步摆脱对低附加值船型的依赖。广州、青岛等地的造船企业积极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在东南亚、中东等地区的订单份额持续增加,为行业长期发展开辟了新空间。
当前,中国造船业正处于由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随着全球航运市场需求结构调整和环保要求升级,行业将继续聚焦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方向,通过深化产业协同、加强技术攻关和优化市场布局,进一步巩固全球领先地位,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产业园区

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