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徐州招商】徐州市税惠政策助力市场主体活力提升
徐州市税惠政策助力市场主体活力提升 减税降费政策作为支持企业发展、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举措,在徐州市得到有效落实。徐州市通过主动靠前的精细服务、数据管理的动态跟踪以及 “一企一策” 的靶向推送等一系列服务举措,确保政策红利精准直达市场主体,全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大局。 为第一时间将缓税政策落实到位,徐州市税务局充分运用税收大数据,精准锁定政策受众。通过对企业数据的分析,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企业,为其量身定制政策大礼包。采取微信、电话、短信、远程辅导、上门服务等多种方式,向企业进行智能化、个性化的政策解读,确保企业及时了解政策内容和申请流程,推动政策直达快享。这种精准化的服务模式,有效提高了政策的知晓率和落实效率,让企业切实感受到政策的温暖。 在政策的支持下,许多企业得以将节省的资金投入到技术创新和业务拓展中。例如,某钢结构建筑企业负责人表示,国家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如同 “春风” 般为企业加油鼓劲,税务人员主动送政策、送服务,让企业更有信心将省下的费用全部投入技术创新,着力提升企业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企业能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徐州市税务局还建立了常态化的政策跟踪机制,对政策落实效果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及时收集企业反馈的问题和建议,针对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和完善服务措施,确保政策持续发挥实效。同时,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减税降费政策与其他惠企政策协同发力,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政策环境。 未来,徐州市将继续加大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力度,不断优化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让更多市场主体享受到政策红利。同时,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引导企业用足用好政策,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为徐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22-04-01
-
【2022年南京招商】南京市总部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出台
南京市总部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出台 据悉,《南京市总部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 年)》已获市政府同意,由市促进总部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印发实施。该行动计划旨在推动南京市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城市的集聚辐射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行动计划》明确了对新认定的总部企业的奖励政策。对于新认定的综合型总部企业,落户奖励最高可达 1 亿元,这一高额奖励体现了南京市对总部企业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吸引的态度。同时,对新认定的总部企业,首次入选 “世界 500 强” 给予 3000 万元一次性奖励,激励总部企业不断做大做强,提升国际影响力。 根据《行动计划》,南京市总部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到 2024 年,全市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和服务环境更趋完善,总部企业数量稳步增加、结构持续优化、集聚辐射能力明显增强。具体目标包括新增总部企业 120 家以上,新建高端商务楼宇 80 幢以上,逐步形成以总部经济集聚区为核心、总部经济重点园区为依托、既有平台载体为补充的总部经济发展新格局。这一目标的设定,既具有挑战性,又符合南京市的发展定位和实际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标,南京市将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加强政策支持,优化总部企业发展环境,在资金奖励、用地保障、人才服务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聚焦国内外知名企业,通过举办招商活动、建立招商网络等方式,吸引更多总部企业落户南京。同时,加强对现有总部企业的服务和培育,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支持企业拓展业务、提升竞争力。 总部经济的发展对于南京市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总部企业具有资金密集、技术先进、管理高效等特点,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增长,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和品牌影响力。通过发展总部经济,南京市有望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04-01
-
【2022年苏州招商】苏州市前两月外贸进出口实现较快增长
苏州市前两月外贸进出口实现较快增长 今年 1 至 2 月,苏州市外贸进出口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 4134.9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16.9%,其中出口 2407.7 亿元,增长 14%,进口 1727.2 亿元,增长 20.3%。同期,全国进出口总值 6.2 万亿元,增长 13.3%,江苏省进出口 8397.7 亿元,增长 15.1%,苏州市进出口总值占全国比重为 6.7%,占全省比重为 49.2%,在全省外贸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从外贸经营主体来看,民营企业外贸增幅仍高于外商投资企业。1 至 2 月全市民营企业进出口 1188.8 亿元,增长 25.8%,占全市外贸总值的 28.8%,展现出较强的发展活力和竞争力。同期,全市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 2654.6 亿元,同比增长 9.5%,占 64.2%,仍是外贸进出口的主要力量。全市国有企业进出口 291.4 亿元,增长 65.4%,增速显著,体现了国有企业在稳外贸中的重要作用。 苏州市外贸进出口的增长,得益于全市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扎实推进稳外贸政策措施的落实。政府部门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和服务,帮助企业应对汇率波动、贸易摩擦等挑战,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推动外贸企业转型升级。同时,苏州市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便捷的交通物流网络和良好的营商环境,也为外贸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望未来,苏州市将继续优化外贸结构,提升出口产品附加值,加强外贸企业培育,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积极融入 “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加强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拓展外贸发展新空间,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2022-04-01
-
【2022年南通招商】南通前两月外贸进出口增速高于全省
南通前两月外贸进出口增速高于全省 今年 1-2 月,南通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 556.8 亿元人民币,在全省继续居第 4 位,较去年同期增长 23.5%,增速高于全省 8.4 个百分点,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 6.6%,展现出强劲的外贸发展势头。其中,出口 355.5 亿元,增长 19.3%;进口 201.3 亿元,增长 31.8%,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增速均表现良好。 1-2 月南通市进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传统产品出口态势良好。由于海外疫情蔓延、供应链修复缓慢,南通市外贸主导行业出口延续增长势头,机电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两大类商品出口分别增长 21% 和 7.7%,合计拉动出口整体增长 11.7 个百分点。机电产品作为南通市的主要出口商品,具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特点,其增长体现了南通市产业升级和产品结构优化的成效。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增长,则得益于企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和成本优势。 南通市外贸进出口的快速增长,还得益于全市积极落实稳外贸政策,加强对企业的帮扶和服务。政府部门加大对出口企业的退税支持力度,加快退税速度,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组织企业参加国际展会,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同时,南通市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通关效率,降低企业成本,为外贸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展望未来,南通市将继续发挥传统产业优势,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培育新兴出口产业,提升出口产品竞争力。加强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拓展外贸发展新市场,推动外贸进出口持续稳定增长,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022-04-01
-
【2022年昆山市招商】昆山前 2 月进出口总值破千亿 外贸强市展现韧性与活力
昆山前 2 月进出口总值破千亿 外贸强市展现韧性与活力 今年前 2 个月,江苏省昆山市外贸经济延续强劲势头,完成进出口总值 1062.8 亿元,同比增长 15.7%,占江苏省进出口总值的 12.7%,继续稳居全国县域外贸首位。其中,出口 700.6 亿元,增长 12.3%;进口 362.2 亿元,增长 22.8%,呈现出 “出口稳、进口强、结构优” 的特点。昆山综合保税区作为外贸核心载体,前 2 个月完成进出口总值 583.7 亿元,增长 17.4%,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1.7 个百分点,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 54.9%,彰显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集聚效应。 从贸易市场看,昆山对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进出口保持高速增长,实现进出口 219.4 亿元,增长 35.8%,增幅高出全市整体水平 20.1 个百分点,成为外贸增长的重要引擎。主要贸易伙伴中,对美国进出口占比 18.6%,虽同比下降 4.8%,仍稳居第一大贸易伙伴;对欧盟、中国台湾、东盟、日本和韩国进出口分别增长 17.9%、18.8%、20.3%、11.8% 和 25.7%,合计占比 58.4%,凸显了昆山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多元布局优势。伴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昆山对 RCEP 贸易伙伴进出口 306.6 亿元,增长 18.2%,占比 28.9%,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作为全球知名的 “电子信息产业高地”,昆山聚集了 4000 多家电子信息企业,形成了从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到封装测试的完整产业链。前 2 个月,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产品出口保持稳定,集成电路进口增长 25%,显示出产业链供应链的强大韧性。昆山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优化通关流程、推广 “提前申报”“两步申报” 等改革举措,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较去年同期压缩 15%,有效提升了企业物流效率。 参考资料显示,昆山连续 17 年位列全国百强县首位,外贸依存度长期保持在 150% 以上。2021 年全市进出口总值突破 6000 亿元,其中对台贸易占比超 30%,笔记本电脑产量占全球近 1/3。此次前 2 月数据的背后,是昆山坚持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结果。通过出台《昆山市外贸稳增长若干措施》,设立 5000 万元外贸转型升级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升品牌竞争力,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
2022-04-01
-
【2022年天宁区招商】天宁区 1-2 月财政收入平稳增长 现代产业支撑经济基本盘
天宁区 1-2 月财政收入平稳增长 现代产业支撑经济基本盘 今年 1-2 月,常州市天宁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29529 万元,同比增收 1829 万元,增长 1.43%,实现首季财政收入平稳开局。其中,税收收入完成 120545 万元,同比增长 0.93%;非税收入完成 8984 万元,增长 8.7%,税收占比达 93.06%,收入结构持续优化。 天宁区作为常州中心城区,近年来聚焦 “3+3” 现代产业体系,即重点发展金融商务、文化创意、智能制造三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数字经济、大健康、新材料三大新兴产业。税收数据显示,现代服务业对财政的贡献显著,金融业税收同比增长 5.2%,商务服务业增长 8.9%,反映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某股份制银行常州分行负责人表示,天宁区金融集聚区已集聚各类金融机构 120 余家,2021 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超 80 亿元,成为全市金融资源最密集的区域之一。 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天宁区财政部门强化税源管控,建立重点企业税收监测机制,对纳税前 100 强企业实行 “一户一策” 跟踪服务。同时,落实减税降费政策,2022 年 1-2 月为中小微企业减免增值税、房产税等税费超 3000 万元,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数据显示,全区新增市场主体同比增长 12%,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增长 18%,为财政可持续增长奠定基础。 参考资料显示,天宁区 2021 年 GDP 突破 1000 亿元,现代服务业占比超 60%。此次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得益于区域经济的韧性。例如,文化创意产业方面,依托紫荆公园影视基地,吸引 20 余家影视制作企业落户,2021 年实现营收增长 25%;智能制造领域,推动传统纺织企业智能化改造,某纺织集团通过引入数字化生产线,产值同比增长 15%,税收贡献提升 12%。
2022-04-01
-
【2022年南京招商】南京市 “十四五” 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正式印发
南京市 “十四五” 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正式印发 《南京市 “十四五” 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近日正式印发,标志着南京市海绵城市建设进入系统化全域推进的新阶段。全市将围绕建筑住区、河道水系、道路广场、公园绿地等四类项目,在 11 个区和江北新区进行分类施策,力争到 2025 年城市建成区 40% 以上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海绵城市” 是解决城市地下排水难题、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十三五” 期间,南京市以江心洲、丁家庄保障房片区为重点,逐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向全域推广,累计实施 748 个海绵项目建设。截至 2020 年,全市建成区 21% 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为 “十四五” 时期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四五” 期间,南京市将坚持新城区开发和老城区改造并重,打造新时代特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 “海绵城市” 发展模式。在建筑住区类项目方面,主要推进建设项目 664 个,总面积 22.19 平方公里,涉及秦淮区门西数字生活街区、雨花台区潘窑保障房、花神美境小区等项目。通过在建筑住区实施海绵城市建设,提升小区的雨水收集和利用能力,改善居住环境。 道路广场类项目主要包括玄武区大壮观路、秦淮区冶修一路、江北新区浦乌路等项目。通过在道路广场建设中融入海绵城市理念,采用透水铺装、雨水花园等技术,减少地表径流,提升道路的排水能力和生态效益。 河道水系类项目将推进海绵建设项目 53 个,总长度 82.478 公里,主要包括玄武区友谊河、秦淮区月牙湖等项目。通过对河道水系的海绵化改造,增强河道的蓄水和净化能力,改善水质,提升水生态环境。 公园绿地类项目结合南京市水系规划推进海绵建设项目 28 个,包括玄武区水景公园、江北新区新化湿地公园等项目。通过在公园绿地中建设雨水花园、湿地等设施,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渗透和净化,提升公园的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 南京市海绵城市建设将从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各个环节加强统筹协调,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效果。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市民对海绵城市的认识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海绵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
2022-04-01
-
【2022年徐州招商】徐州市出台 46 条措施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
徐州市出台 46 条措施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 日前,徐州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着力稳定经济增长的实施方案》,结合当前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从强化财税政策支持、加强金融信贷支持、落实企业减费降负、支持重点行业恢复、帮扶外贸企业发展、加大企业帮扶服务 6 个方面提出 46 条具体措施,旨在为市场主体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和帮助。 此次出台的措施覆盖范围广,涵盖了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强化财税政策支持方面,实施普惠性税收减免,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收优惠,同时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落实力度,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加强金融信贷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降低融资成本,推广 “苏贸贷”“小微贷” 等金融产品,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落实企业减费降负方面,减免企业租金,对租用国有房产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给予租金减免;降低企业社保和公积金缴费负担,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实施社保费缓缴、减免政策,降低公积金缴存比例。支持重点行业恢复,针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零售、旅游、交通运输等行业,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帮助企业恢复经营活力。 帮扶外贸企业发展方面,加强出口退税服务,加快退税速度,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支持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组织参加国际展会,提供出口信用保险补贴等。加大企业帮扶服务,建立企业问题清零机制,及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加强就业服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企业缓解用工难题。 这些措施用 “真金白银” 为企业雪中送炭,在持续性优化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的同时,通过实施普惠性帮扶,因业施策、多措并举,适当对企业的资金、租金、税收、社保、公积金等支出给予缓缴、减缴、返还、加速执行等支持,助力企业渡过难关,稳定经济增长。
2022-04-01
-
【2022年无锡招商】无锡市前两月进出口总值实现两位数增长
无锡市前两月进出口总值实现两位数增长 今年 1-2 月,无锡市外贸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实现进出口总值 1129.57 亿元,同比增长 15.0%。其中出口总值 718.60 亿元,同比增长 19.8%;进口总值 410.97 亿元,同比增长 7.6%。以美元计进出口、出口、进口总值同比分别增长 17.6%、22.6%、9.9%,展现出较强的外贸发展活力。 从贸易方式来看,全市一般贸易出口 425.96 亿元,同比增长 21.7%,占出口总值的比重较大,反映出无锡市传统贸易方式的稳定增长。加工贸易出口 247 亿元,同比增长 18.4%,也保持了较好的增长态势。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的共同增长,表明无锡市外贸产业基础扎实,产业链供应链完整,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无锡市外贸进出口的增长,离不开全市积极推进的跨境贸易营商环境改革和对外贸企业的支持政策。通过推进通关便利化、优化海关监管模式、简化单证要求、加强口岸信息化建设等措施,提高了通关效率,降低了企业成本,提升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为外贸企业提供多元化融资支持,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助力企业扩大生产和出口。 此外,无锡市注重培育新兴业态,积极推进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支持跨境电商新零售模式,引导传统外贸企业向跨境电子商务领域转型,为外贸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拓展新兴市场和新兴业态,无锡市外贸发展的多元化格局逐步形成,市场风险得到有效分散。 未来,无锡市将继续加大对外贸企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加强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进一步提升外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022-04-01
-
【2022年南京招商】南京市地下水水位逐年缓慢回升
南京市地下水水位逐年缓慢回升 南京市高度重视地下水资源保护与管理,坚持全面规划、保护优先、合理开发、科学利用、采补平衡、防止污染的原则。早在 2007 年,南京市人大就制定实施了《南京市水资源保护条例》,专门设置 “地下水资源保护” 专章,突出了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为地下水资源管理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依据。2013 年颁布实施的《南京市地下水资源保护管理办法》,进一步细化了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措施,为地下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了具体的操作规范。 近年来,南京市依据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等要求,科学核定地下水取水计划,督促企业严格按照下达的计划进行地下水开采,有效控制了地下水开采量。按照 “三规范”(取水工程规范、取水行为规范、档案台账规范)“两精准”(取水计量精准、监控传输精准)“一清晰”(标志标识清晰)等内容,规范地下水管理,确保地下水开采合法、有序、科学。 对于报废、闲置或者施工未成的深井,南京市严格按照规范的程序采取封填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保障地下水资源的质量安全。同时,南京市还率先在全省范围内推进水权交易试点实践,南京汤山温泉资源管理有限公司分别与 7 家地下用水企业签订了水权交易合同,利用市场机制和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盘活了区域水权存量,探索出了南方丰水地区水权改革的路径。 通过一系列的保护和管理措施,南京市地下水水位逐年缓慢回升,地下水资源状况得到逐步改善。这不仅有助于保障城市供水安全,还对维护生态环境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南京市将继续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与管理,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执法力度,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022-04-01
有想补充的信息?点我投稿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