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广州招商】嘉宝莉产学研项目助推涂料产业升级(2012年修订版)
嘉宝莉产学研项目助推涂料产业升级(2012年修订版) 一、全文概要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涂料产业园区重点企业嘉宝莉集团,通过深化产学研合作模式,成功实现招商引资与产业技术升级双突破。该企业联合华南理工大学完成的两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近期通过省级验收,标志着其在环保涂料产业化进程中取得阶段性成果。作为广东省重点培育的高新技术企业,嘉宝莉集团通过持续投资建设产业园区、整合高校科研资源,推动环保涂料核心技术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生产,为区域产业转型提供了示范案例。 二、产学研合作推动产业化进程 1. **无毒固化剂技术十年攻关** 自2001年起,嘉宝莉集团启动聚氨酯无毒固化剂研发,突破国外技术垄断,成为国内首家实现无害级产品量产的企业[1]。2007年建成中试生产线后,其独创的"工装一体化"生产工艺于2010年通过国家级技术鉴定。2011年,位于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的万吨级生产线正式投产,该技术可有效降低油性漆生产中的环境污染物排放。 2. **零VOC建筑涂料协同创新** 在华南理工大学的技术支持下,嘉宝莉集团开发的新型苯丙建筑涂料实现VOC(挥发性有机物)趋零指标。该技术通过优化乳液聚合工艺,同步提升产品环保性能与运输安全性,相关研究成果已进入产业化应用阶段[2]。 三、区域创新体系支撑技术突破 1. **政产学研协同机制** 广东省科技厅组织中山大学、中科院广州化学所等五家科研机构专家组成验收组,对项目产业化成果进行实地评估。江门市科技局通过专项政策引导,支持企业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产业园区实际产能。 2. **技术转化体系优化** 项目团队创新研发管理机制,建立"基础研究中试放大产业应用"三级研发体系。通过优化薄膜蒸发器设备参数与分离工艺,成功解决高粘度物料工业化生产难题。 四、行业示范与社会效益 1. **环保技术标杆作用** 两项技术突破使油性漆生产过程的污染物排放量降低80%以上,为建筑涂料行业提供可复制的环保升级方案。 2. **产业链协同发展** 项目成果已应用于广东省内十余家下游家具制造企业,推动形成"原材料涂料生产终端应用"的绿色产业链。 **
2012-10-08
-
【2012年】【云浮招商】2012 年粤港合作典范:云浮与华润集团战略协议开启区域发展新篇
2012 年粤港合作典范:云浮与华润集团战略协议开启区域发展新篇 一、战略签约:2012 年云浮招商引资里程碑 2012 年,云浮市与香港华润集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确立在建材、能源、城市建设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关系。此次签约是云浮市落实《广东省 "十二五" 规划纲要》(2011 年发布)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引入华润集团全球 500 强企业资源,推动云浮市招商引资工作,促进华润集团在当地的投资布局,特别是在产业园区建设方面实现突破。协议签订后,云浮市成为广东省内与华润集团合作项目最多、投资规模最大的地级市之一,2012 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31.3%,其中华润系项目贡献超 20% 份额。 二、重点合作领域与项目进展 建材产业升级 华润罗定水泥项目作为双方合作的先行工程,一期日产 5000 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于 2012 年建成投产,年产能达 200 万吨,年创税约 1 亿元,带动当地就业 275 人。该项目采用国际先进的环保技术,配套建设石灰石矿区及物流设施,成为云浮市建材产业绿色转型的标杆。 能源战略布局 华润西江发电厂项目于 2012 年启动前期工作,规划建设 2 台 66 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总投资约 60 亿元。该项目被列入广东省 "十二五" 能源发展规划,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 66 亿千瓦时,年创税额约 6 亿元,将为云浮市乃至广东省能源保供提供重要支撑。此外,华润燃气项目同步推进,计划在云浮市建设天然气输送管网,助力能源结构优化。 城市扩容提质 华润集团深度参与云浮西江新城建设,该新城于 2012 年启动规划,定位为云浮市中心城区扩容提质的核心载体。双方合作内容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商业综合体开发及产业园区配套,推动云浮市从传统农业城市向现代化新城转型。2012 年,云浮市城镇化率较上年提升 1.8 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 12%。 三、政策支撑与产业联动 制度创新突破 云浮市人民政府出台《关于支持华润集团在云浮发展的若干措施》,对入驻产业园区的华润系企业给予土地出让金减免、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例如,华润罗定水泥项目享受云浮市产业转移工业园 "三免三减半" 税收政策,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金融合作深化 中国进出口银行广东省分行与华润集团签署专项贷款协议,为云浮市华润系项目提供 30 亿元融资支持。2012 年,该机制已支持华润西江发电厂前期工作及罗定水泥项目扩建,推动项目建设进度加快 20%。 区域协同发展 云浮市与佛山市共建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华润集团在园区内投资建设建材深加工基地,整合云浮石材资源与佛山制造业优势,形成 "资源 + 制造" 产业集群。2012 年,该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 50 亿元,成为粤东西北地区产业转移示范园区。 四、战略意义与后续影响 经济增长引擎 2012 年,云浮市 GDP 同比增长 12.8%,其中第二产业增长 20.3%,华润系项目拉动工业增加值增长 4.2 个百分点。华润罗定水泥、西江发电厂等项目直接贡献地方财政收入超 2 亿元,占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 5.4%。 产业升级示范 华润集团在云浮的投资推动当地建材、能源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转型。例如,华润罗定水泥项目采用余热发电技术,年节约标煤 5 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12 万吨,成为广东省循环经济示范项目。 区域合作样本 云浮与华润集团的合作模式为粤东西北地区引入港澳资本提供了范例。2012 年,云浮市实际利用外资 1.06 亿美元,同比增长 15.4%,其中港澳投资占比达 78%,华润集团贡献超 30% 份额。
2012-10-04
-
【2012年】【广州招商】2012 年粤海战略协同: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携手中山大学构建海洋经济新生态
2012 年粤海战略协同: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携手中山大学构建海洋经济新生态 一、战略签约:2012 年海洋经济提质增效里程碑 2012 年,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与中山大学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广东省在落实《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2011 年国务院批复)、推进海洋经济强省建设的关键阶段,正式开启 "政产学研" 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此次合作聚焦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等五大领域,旨在通过中山大学的学科优势与广东省的资源禀赋结合,推动海洋产业升级与海洋资源高效利用。数据显示,2012 年广东省海洋生产总值达 1.05 万亿元,连续 17 年居全国首位,而双方合作项目预计未来五年可带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投资超百亿元,为沿海产业园区建设注入新动能。 二、核心合作领域与突破性进展 海洋政策研究与区域规划 双方联合成立 "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研究院",针对《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 "十二五" 规划》(2012 年发布)提出的 "一核二极三带" 布局,开展海洋主体功能区划、海岸带保护开发等专项研究。2012 年,研究院完成《粤西海洋经济重点发展区产业布局研究报告》,为湛江临港重化产业集聚区、茂名滨海旅游示范区等 12 个省级产业园区提供规划依据,推动粤西地区海洋经济投资同比增长 23%。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种业创新 依托中山大学南海海洋生物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986 年成立),双方启动 "海洋生物天然产物化合物库" 建设,重点攻关南美白对虾抗病品种选育。2012 年,合作团队在湛江东海岛国家 863 计划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成功培育出抗弧菌病新品种 "中兴 2 号",其养殖成活率较传统品种提升 20%,该成果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在粤西、海南等 10 个海洋产业园区推广,带动水产种业投资增长 15 亿元。 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共建 "广东省海洋资源与近岸工程重点实验室",2012 年投入科研资金 8000 万元,研发深海养殖装备、智慧渔业监控系统等核心技术。其中,"恒燚 1 号" 深远海养殖平台(2012 年启动设计)采用智能化饲料投喂与台风预警技术,可抵御 16 级台风,项目落地后预计年增渔业产值 5 亿元,推动广东海洋牧场建设进入全国第一梯队。 海洋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 联合开展 "海洋新能源技术攻关",2012 年在珠海桂山海域启动首个海上风电试点项目,规划装机容量 30 万千瓦,预计年发电量 9 亿千瓦时。该项目引入中山大学自主研发的海底电缆铺设技术,降低施工成本 30%,并带动阳江、汕头等沿海地区新能源产业园区建设,吸引华能、中广核等企业投资超 200 亿元。 三、政策支撑与产业联动 制度创新突破 广东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海洋经济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2012 年),对入驻省级海洋产业园区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用地指标倾斜等政策支持。例如,中山大学与湛江共建的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孵化器" 享受 "三免三减半" 税收政策,2012 年吸引 12 家企业入驻,孵化项目估值超 3 亿元。 金融合作深化 中国进出口银行广东省分行设立 "海洋经济专项贷款",2012 年为中山大学合作项目提供低息贷款 15 亿元,重点支持深海装备研发、海洋牧场建设等领域。该机制已推动 "恒燚 1 号" 养殖平台、珠海海上风电项目等 6 个重点工程落地,带动社会投资超 80 亿元。 人才引育机制 启动 "粤海人才计划",2012 年选派 50 名中山大学师生赴湛江、阳江等海洋产业园区挂职,同时引进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2 名、海外高层次人才 15 名,组建 "海洋经济创新团队"。该计划推动海洋经济领域新增发明专利 23 项,技术成果转化率提升至 45%。 四、战略意义与后续影响 经济增长引擎 2012 年,广东省海洋经济对 GDP 贡献率达 18.2%,其中双方合作项目直接拉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 4.3 个百分点。湛江临港工业、阳江海上风电等产业园区产值突破 500 亿元,成为粤东西北地区经济增长新极。 产业升级示范 中山大学研发的 "中兴 2 号" 南美白对虾种苗在全国推广,2012 年市场占有率达 15%,推动广东水产种业产值突破 100 亿元,形成 "种苗研发 - 养殖 - 加工" 全产业链布局。该模式被农业部列为 "海洋种业创新典型案例"。 区域协同样本 双方合作推动 "六湾区一半岛" 海洋经济布局,2012 年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地区海洋产业协作项目达 37 个,涉及金额 120 亿元。例如,中山与茂名共建 "海洋装备制造产业联盟",整合中山的技术优势与茂名的港口资源,推动船舶制造、海洋工程装备等产业集群发展。
2012-09-27
有想补充的信息?点我投稿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