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招商】湖北以科技创新引领油菜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2023年,湖北聚焦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抓手,通过强化科研平台建设、推动关键技术攻关,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吸引招商引资,助力油菜产业实现全链条升级。相关调研活动中,对油料作物科研机构构建的全产业链科技创新体系予以肯定,并强调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建设标准化示范基地,完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一)构建全链条科研体系,夯实产业创新基础。湖北依托省级农业科研机构,整合育种、栽培、加工等领域资源,建成覆盖油料作物全产业链的科技创新平台。这些平台涵盖种质资源创新、绿色栽培技术研发、精深加工工艺优化等关键环节,形成“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产业转化”的协同创新机制。通过加强与高校、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推动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为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持续的科技支撑。 (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驱动产业提质增效。在油菜遗传育种领域,科研团队运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编辑等技术,培育出一批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油菜新品种,适应不同生态区域种植需求。油料加工环节重点研发功能型菜籽油绿色加工技术,实现加工过程节能减排,保留油脂天然营养成分,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建立油料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技术体系,开发出便携式检测设备,实现从田间到加工环节的质量安全实时监控,为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三)深化产学研融合,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湖北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出台政策鼓励科研机构与农业企业、种植合作社开展深度合作。通过建设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推广“科研单位+龙头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将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在武汉、荆州等地打造油菜加工产业园区,吸引油脂加工、生物科技等企业入驻,形成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同时,构建从种植到消费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强化源头管控和过程监管,满足消费者对健康、营养、安全食用油的需求,推动油菜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2025-07-04
-
【三门峡招商】三门峡:生态优先促转型 高质量发展绘就城市新图景
近年来,三门峡紧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线,通过系统谋划生态治理、推动产业升级、深化文旅融合,同步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实现了从资源型城市向生态型城市的跨越,发展质效持续提升。 (一)系统推进生态治理,筑牢绿色发展根基。三门峡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实施了黄河湿地保护、水土流失治理、矿山生态修复等系列工程。通过构建“一带五区”生态格局,推进沿黄生态廊道建设,加强流域污染防治,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白天鹅等珍稀鸟类提供了栖息乐园,生态屏障功能显著增强。 (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激活内生发展动力。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三门峡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引进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的“含新量”“含绿量”显著提升。 (三)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彰显城市特色魅力。立足黄河文化主地标城市定位,三门峡深入挖掘黄河文化、仰韶文化、老子文化等资源,打造了系列文旅品牌。通过举办特色文旅活动,建设精品旅游线路,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文旅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城市影响力和吸引力持续增强。 (四)强化项目支撑保障,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三门峡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围绕生态环保、水资源利用、产业升级等重点领域,谋划储备了一大批重点项目。通过创新投融资模式,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招商引资,推动项目落地建设,形成了“谋划一批、在建一批、投产一批”的项目推进格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2025-07-04
-
【新疆招商】新疆克拉玛依百余家中小微企业实现“小升规”超十三五总和
2023年,克拉玛依市通过强化政策引导、优化招商引资环境、精准培育服务等举措,推动百余家中小微企业通过申报程序升级为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超过“十三五”时期总和,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政策引领构建发展支撑体系。克拉玛依市围绕石油石化、数字经济、新能源等重点产业发展导向,出台专项配套政策,从资金扶持、项目申报、要素保障等方面建立“小升规”培育激励机制。通过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对首次升规企业给予一次性资金支持,并在税收减免、信贷融资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降低企业升级成本,激发企业升规积极性。同时,将“小升规”培育与招商引资工作相结合,针对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开展靶向招商,引导配套企业向园区集聚,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批”的发展格局。 (二)精准培育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市工信局联合统计、发改等行业主管部门,以主营业务收入处于500万元至2000万元区间的中小微企业为重点,建立“小升规”培育企业信息库,实施动态监测管理。针对入库企业制定“一企一表一策”培育方案,组织专业团队深入企业开展调研,梳理生产经营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形成问题清单和解决台账。通过定期召开培育工作推进会,协调解决企业在证照办理、财务规范、产能提升等方面的需求,帮助企业逐步达到规模以上企业标准。 (三)多元服务提升企业发展能力。克拉玛依市整合政府、金融、服务机构等多方资源,为培育企业提供全方位精准服务。开展政策宣讲活动,通过专题培训、上门解读等方式,帮助企业熟悉升规申报流程和政策要求;搭建银企对接平台,组织金融机构与培育企业开展专场对接会,推出“升规贷”等定制化金融产品,缓解企业融资压力;引入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财务审计、管理咨询、技术创新等服务,帮助企业规范内部管理、提升生产效率。此外,针对升规后企业,持续跟踪服务,指导企业用好统计报表制度,提升数据报送质量,确保企业稳定在规模以上企业行列。 (四)发展成效凸显经济增长潜力。百余家中小微企业成功升规,进一步壮大了克拉玛依市规模以上企业队伍,优化了市场主体结构。升规企业在研发投入、产能扩张、就业带动等方面表现出较强活力,部分企业通过升规获得更多政策支持和市场资源,逐步成长为行业细分领域的骨干企业。数据显示,升规企业对克拉玛依市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持续提升,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后续培育更多优质企业奠定了基础。
2025-07-04
-
【招商引资】中国推进双碳目标 新能源汽车产业迎发展新机遇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双碳目标推动下实现跨越式发展,相关数据显示,特定年份1至10月产销规模同比均实现大幅增长,全球累计销量占比超一半。国家通过完善碳减排政策体系、加快低碳技术材料应用提供支撑,各地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推动产业链集群化发展,行业迎来战略机遇期。 (一)政策体系持续完善筑牢发展根基。为落实双碳目标,国家层面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等政策,构建涵盖研发、生产、消费全链条的支持体系。地方层面,上海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集聚区,通过税收优惠、用地保障等措施吸引优质项目落地;深圳实施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同步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政策合力。双积分政策迭代升级,倒逼车企加大新能源车型研发投入,行业发展方向更加清晰。 (二)市场规模扩张巩固全球领先地位。国内市场需求持续释放,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广州、合肥等地依托产业基础,培育形成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整车及核心零部件产能稳步提升。全球市场布局加速,新能源汽车出口量持续增长,欧洲、东南亚等地区成为主要增量市场,海外建厂和本地化生产模式逐步推广,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三)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循环寿命等关键指标持续提升,驱动电机效率不断突破,智能化技术在整车控制、自动驾驶等领域广泛应用。北京、成都等地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公共领域充电设施覆盖率显著提高,换电模式试点取得积极进展。轻量化材料、低能耗芯片等低碳技术材料研发应用提速,推动整车能耗水平进一步下降,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四)产业链协同构建绿色发展生态。上游领域,江西、青海等地加强锂、钴等资源开发利用,推动盐湖提锂等技术产业化,保障原材料稳定供应。中游环节,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下游应用端,车企与能源企业合作推进光储充一体化项目,深圳等城市开展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电网协同试点,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效应持续显现。 (五)招商引资助力产业集群发展。各地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开展精准招商,苏州、武汉等地通过建设产业园区、设立产业基金等方式,吸引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核心零部件企业落户,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跨区域合作不断深化,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建立产业协同创新机制,推动技术标准统一和资源共享,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新能源汽车产业正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型,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025-07-04
-
【湛河区招商】平顶山市湛河区:大项目引擎驱动 产业振兴蓄势赋能
2021年以来,平顶山市湛河区把加快项目引进落地见效作为实现产业振兴的突破口,通过广开渠道抓招商、强力攻坚抓项目、聚焦问题抓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精准招商扩充产业增量。平顶山市湛河区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瞄准全国百强企业、行业领军企业、高科技企业,绘制产业链图谱、技术图谱、市场图谱、项目图谱,开展拜访行业协会、拜访龙头企业、拜访科研院所、拜访商协会“四个拜访”活动,精准推进产业链招商、龙头企业招商。在湛河新区核心区,总投资8亿元的希尔顿欢朋酒店项目正加快推进,该项目将与当地文旅产业、颐养产业形成闭合产业链,拉动第三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围绕生物医药等高新产业,当地引进一批规上企业,总投资超9亿元,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二)优化服务加速项目落地。平顶山市湛河区聚焦项目建设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建立重点项目领导包联机制,推行“一站式”审批服务,强化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办理时限,为项目落地提供全周期服务。针对重大产业项目,成立工作专班,从项目洽谈、手续办理到开工建设全程跟踪服务,确保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形成项目建设加速推进的良好态势。 (三)产业集群推动高质量发展。平顶山市湛河区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推动主导产业集群化发展。在生物医药领域,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形成涵盖研发、生产、销售的产业链条;在现代服务业领域,依托希尔顿欢朋酒店等项目,整合文旅、颐养资源,打造综合性服务产业集群。同时,当地持续完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吸引关联企业集聚,形成上下游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25-07-04
-
【阳泉招商】阳泉高新区签约10亿元新材料项目 助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二〇二三年,阳泉高新区成功签约总投资10亿元的新材料项目,这一招商引资成果标志着区域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上迈出关键步伐。项目聚焦高性能复合材料研发与产业化,将填补阳泉市在高端材料领域的产业链空白,为当地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项目定位与产业契合度 该新材料项目重点围绕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需求,研发生产轻质高强复合材料。项目规划建设包括研发中心、中试基地及规模化生产线,产品技术指标瞄准国际先进水平。阳泉市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近年来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新材料产业被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此次签约项目与阳泉高新区“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的发展定位高度契合,将进一步完善区域新材料产业生态体系。 (二)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路径 阳泉高新区近年来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已建成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2家,与国内20余所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该项目将依托高新区现有创新资源,联合行业领军企业共建技术创新联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实施过程中,将引入数字化生产管理系统,推动智能制造与新材料产业深度融合,预计可带动区域新材料领域研发投入增长15%以上,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 (三)区域协同发展效应 项目落地后,预计可直接创造就业岗位500余个,间接带动上下游配套产业就业超过2000人。阳泉高新区将以此为契机,加快完善新材料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优化土地、税收等配套政策,吸引更多产业链关联企业集聚。同时,项目将促进阳泉市与京津冀地区在新材料领域的产业协作,助力形成区域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为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提供实践范例。 (四)长效发展保障机制 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阳泉高新区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建立“一对一”项目服务机制,全程跟踪解决项目审批、建设及投产后的各类问题。在要素保障方面,开发区统筹安排工业用地指标,协调金融机构提供专项信贷支持,推动项目早日建成达效。此外,阳泉市将该项目纳入市级重点工程项目库,在人才引进、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为项目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全方位保障。 该项目的签约是阳泉高新区落实“创新驱动、项目为王”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将推动区域从传统能源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迈出实质性步伐。未来,阳泉高新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壮大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集群,努力打造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025-07-04
-
【大庆招商】大庆携手明阳集团共建东北新能源高端制造产业集群
2023年,大庆市政府与明阳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招商引资联手打造东北地区新能源高端制造产业集群。大庆作为新兴现代化工业城市,正抢抓国家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历史机遇,加快建设世界著名的资源转型创新城市、中国新兴的高端制造城市、全省领先的高质量发展城市,此次合作将为大庆新能源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大庆的产业基础与战略定位。大庆依托坚实的工业基础和丰富的资源禀赋,在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将新能源高端制造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当地拥有广阔的风、光资源开发潜力,以及完善的工业配套体系,为新能源装备制造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同时,大庆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围绕高端制造、绿色低碳等方向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此次与明阳集团的合作是其强化产业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明阳集团的行业优势与合作价值。明阳集团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龙头企业,在装备研发、技术创新、产业链整合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其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拥有多项核心技术,产品覆盖国内外市场。此次进驻大庆,明阳集团将充分发挥自身在产业布局、资源整合方面的经验,高起点规划建设新能源高端制造项目,通过“建链、强链、补链”完善当地产业链条,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形成辐射东北地区的新能源产业核心区域。 (三)产业集群构建与协同发展路径。双方合作将聚焦新能源高端制造产业生态构建,围绕关键零部件、整机制造、工程服务等环节,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完整的产业闭环。明阳集团将结合大庆的资源特点和产业需求,布局智能化生产基地,推动新能源装备制造与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深度融合,提升产业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同时,通过技术研发合作、人才培养等方式,促进大庆本地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实现资源优势与产业优势的协同发展。 (四)助力东北振兴与区域经济升级。此次合作不仅对大庆转型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也将为东北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起到示范带动作用。通过打造新能源高端制造产业集群,大庆将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同时,产业集群的形成将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在绿色低碳转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国家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2025-07-04
-
【黑龙江招商】黑龙江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工业振兴 强化招商引资
2024年,黑龙江省明确将振兴工业摆在突出位置,以发展数字经济、生物经济为引领,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强化招商引资、出台支持政策,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化发展,促进工业经济量质双升,加速构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强化战略引领,完善政策支撑体系。黑龙江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制定专项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领域。聚焦数字经济、生物经济、新能源、新材料等方向,出台土地、税收、融资等支持政策,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同时,优化营商环境,简化审批流程,为企业提供全周期服务,吸引更多战略投资者落地。 (二)聚焦重点领域,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群。在数字经济领域,黑龙江省加快5G基站、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哈尔滨重点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吸引相关企业集聚。生物经济方面,依托哈尔滨医科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科研资源,在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等领域突破关键技术,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航空航天、机器人、轨道交通等产业方面,齐齐哈尔、牡丹江等地发挥装备制造产业基础优势,引进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三)推动转型升级,促进产业融合发展。黑龙江省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加速传统产业升级。汽车、化工、钢铁、乳制品、玉米加工等产业通过技术改造、智能化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鼓励龙头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带动配套企业发展,形成“龙头+配套”的产业生态。同时,促进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例如利用数字技术赋能化工、钢铁产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依托生物经济技术提升乳制品、玉米加工产业的品质和效益,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025-07-04
-
【河南招商】河南温县泌阳现代农业产业园跻身第三批国家级名单
2020年,第三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认定名单公布,焦作市温县现代农业产业园、驻马店市泌阳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入选。至此,河南省拥有3家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此前周口市正阳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入选首批名单。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载体,两地产业园通过强化招商引资、集聚现代要素,推动“生产+加工+科技+营销”全产业链发展,为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立足资源禀赋,培育特色主导产业。焦作市温县依托“中国铁棍山药之乡”地理标志优势,以怀山药、优质小麦为核心产业,构建从种源保护、标准化种植到精深加工、品牌营销的全产业链体系。当地建立怀山药种质资源库,推广有机种植技术,培育出山药粉、山药饮品等系列加工产品,形成“怀药”区域公共品牌。驻马店市泌阳县聚焦食用菌、夏南牛两大特色产业,打造集菌种研发、规模种植、冷链物流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其中,食用菌产业形成从菌包生产到鲜品销售、深加工的完整链条,夏南牛产业则建立从育种、养殖到屠宰加工的标准化体系,区域特色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 (二)强化科技赋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两地产业园注重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通过与科研院校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引入现代农业技术装备。焦作市温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搭建智慧农业平台,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土壤墒情、作物生长等数据的实时监测,推广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等绿色技术。驻马店市泌阳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在食用菌生产中引入工厂化栽培技术,实现温湿度、光照等环境因子的精准调控,同时建立夏南牛繁育技术中心,开展品种改良和疫病防控研究。通过招商引资,两地吸引多家农产品加工、电商物流龙头企业入驻,推动产业链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两地产业园探索建立“产业园+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深度参与产业发展。焦作市温县通过土地流转引导农户参与怀山药规模化种植,农户既可获得土地流转收益,又能在产业园务工获得劳务收入。当地合作社为农户提供统一的种苗、技术指导和产品回收服务,保障农户稳定收益。驻马店市泌阳县鼓励农户加入食用菌种植合作社和夏南牛养殖合作社,通过“订单农业”模式,企业以保护价收购农产品,降低农户市场风险。此外,两地还通过股份合作、收益分红等方式,让农户分享产业增值效益,推动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2025-07-04
-
【咸宁招商】咸宁第三季度111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总投资超210亿元
二〇二三年第三季度,湖北省咸宁市举行重大项目开工活动,111个重大项目在高新区及六个县市区同步启动建设,总投资达212.1亿元。这批项目涵盖重大产业转型升级、社会事业、生态文明和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是咸宁市深化招商引资、强化项目支撑的重要举措,将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重大产业转型升级项目成为此次开工的主力,75个相关项目聚焦产业链延伸和创新能力提升。在生物制药领域,多个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湖北金鉴生物有限公司将建设高标准洁净车间,重点开展体外诊断试剂研发及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生产,项目投产后将提升区域生物医药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真奥金银花药业有限公司实施扩建工程,新增制剂、提取和口服液车间及仓储设施,配套引进百余台套自动化生产设备,进一步扩大中药制剂产能。湖北艾舒宝生活用品有限公司则聚焦医疗器械及健康用品领域,通过改扩建标准化生产车间,新增多条艾条艾柱生产线,推动传统艾草产业向现代化医疗器械方向转型。 (二)基础设施和生态文明项目同步推进,为区域发展筑牢基础支撑。此次开工的基础设施项目涵盖交通路网、城乡供水、园区配套等多个方面,将进一步完善城乡基础设施网络。其中,一批交通互联互通项目将优化区域路网结构,提升物流运输效率;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将改善农村饮水条件,惠及沿线群众。生态文明项目聚焦生态修复、污染治理等领域,通过实施河道治理、湿地保护等工程,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三)社会事业项目聚焦民生需求,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此次开工的社会事业项目包括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将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学校、医院及养老服务设施。这些项目的实施,将有效缓解区域公共服务资源供需矛盾,提升教育教学条件和医疗服务能力,健全养老服务体系,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群众。 (四)为保障项目顺利推进,咸宁市建立健全项目服务机制,强化要素保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当地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从审批流程优化、用地保障、资金支持等方面提供全周期服务。通过推行“一站式”审批、并联审批等措施,压缩项目落地时间;加强与金融机构对接,拓宽融资渠道,确保项目资金需求;建立项目跟踪服务专班,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
2025-07-04
有想补充的信息?点我投稿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