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上海招商】中国企业年金发展报告:规模扩容与收益波动
中国企业年金发展报告:规模扩容与收益波动 市场规模与结构特征 截至 2022 年一季度末,全国企业年金市场呈现以下特点: 覆盖范围:建立年金的企业达 12.22 万家(同比 + 12.09%),参与职工 2925.41 万人(同比 + 5.27%); 资产规模:累计基金 26304.51 亿元(同比 + 13.56%),实际运作资产 26063.95 亿元; 收益表现:一季度加权平均收益率 - 2.75%,其中固定收益类资产收益率 0.24%,权益类资产收益率 - 3.19%。 投资结构与风险管控 资产配置优化 企业年金投资呈现 “固收为主、权益为辅” 特征,固定收益类资产占比 12.69%(3306.88 亿元),权益类资产占比 86.04%(22426.44 亿元)。为应对市场波动,2022 年多只年金组合增加国债、政策性金融债配置比例至 35% 以上。 养老金产品创新 养老金产品期末资产净值 19617.05 亿元,成立以来收益率 26.54%,其中 “稳健增值型” 产品占比超 60%,满足企业员工长期养老需求。 政策影响与未来趋势 人社部 2022 年发布《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修订稿,放宽权益类投资比例上限至 40%,鼓励年金参与科技创新企业股权投资。预计到 2025 年,企业年金规模将突破 3.5 万亿元,成为资本市场重要长期资金来源。
2022-05-26
-
【2022年上海招商】中医药振兴:国民健康规划下的传承与创新
中医药振兴:国民健康规划下的传承与创新 规划框架与发展目标 《“十四五” 国民健康规划》将中医药发展作为重点任务,提出: 基本原则: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推动中医药全链条创新; 量化目标:到 2025 年,地市级以上中医医院优势专科覆盖率达 80%,县级中医医院特色专科服务能力提升 50%; 重点工程: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建设 100 个中医治未病中心、50 个中西医协作基地。 政策举措与实施进展 服务体系完善 2022 年,中央财政投入 50 亿元支持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升级,新增中医馆 2000 家,实现所有脱贫县中医馆全覆盖。广东、四川等地试点 “智慧中医” 平台,在线提供辨证施治、中药配送等服务,惠及患者超 1 亿人次。 科技创新突破 “中药现代化研究” 重点专项投入经费 15 亿元,开展经典名方二次开发,截至 2022 年,获批中药创新药 12 个,其中 “连花清瘟” 系列产品年销售额超 100 亿元。屠呦呦团队研发的青蒿素衍生物新药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有望突破耐药性难题。 产业融合发展 推动 “中医药 + 旅游” 模式,贵州、云南等地建设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 30 个,年接待游客超 5000 万人次。安徽亳州、河北安国等中药产业集群产值突破千亿元,形成 “种植 - 加工 - 康养” 全产业链。
2022-05-26
-
【2022年清徐县招商】清徐县:三措并举打造现代化醋产业集群
清徐县:三措并举打造现代化醋产业集群 产业基础与战略布局 清徐县依托 “中国醋都” 资源,实施 “强龙头、壮龙身、活龙尾” 战略,以百万吨食醋产业示范区建设为目标,通过基地建设、企业扶持、文化赋能,推动醋产业全链条升级。 全产业链扶持政策 原料基地建设 对孟封镇、清源镇等 3 个万亩高粱基地给予 150 元 / 亩奖补,2022 年新增高粱种植面积 5 万亩,预计年产优质原料 8 万吨,满足 20 家规模醋企需求。推行 “企业 + 合作社 + 农户” 订单农业模式,签订收购协议 200 余份,保障农民亩产收益超 2000 元。 企业技术升级 对收购太原、晋中高粱的醋企给予 0.2 元 / 公斤补助,2022 年预计发放补贴超 1000 万元。支持水塔、紫林等龙头企业建设智能生产线,引入物联网监测、自动化灌装设备,生产效率提升 40%,能耗降低 25%。 醋文化融合发展 建设清徐醋文化博物馆,推出 “酿醋工艺体验” 旅游线路,2022 年接待游客超 50 万人次,带动周边餐饮、零售收入增长 30%。开发醋饮、醋面膜等衍生产品 20 余种,电商渠道销售额同比增长 65%。 未来目标与产业展望 清徐县计划到 2025 年,食醋产能突破 150 万吨,培育 1-2 家上市企业,建成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通过 “原料基地化、生产智能化、产品多元化、市场国际化” 路径,预计带动就业超 2 万人,年产值突破 200 亿元。
2022-05-26
-
【2022年湖州招商】湖州数字经济:差异化赛道抢占发展制高点
湖州数字经济:差异化赛道抢占发展制高点 战略布局与赛道选择 湖州市近年深化数字经济 “一号工程”,以 “比较优势、差异化、赛道化” 为导向,重点布局数字物流、地理信息、工业互联网等赛道。2022 年一季度,全市数字经济规上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 36.6 亿元,同比增长 13.1%,高于规上工业 4.2 个百分点。 产业行动与创新载体 赛道赶超行动 地理信息产业依托德清地理信息小镇,集聚企业 400 余家,形成 “空天地” 一体化产业链,2021 年产值突破 500 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 10%。 云上用数赋智行动 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 30 个,服务企业超 2000 家。某家具企业通过平台实现 “大规模定制”,订单响应速度提升 50%,库存周转率提高 30%。 数字基建提速行动 累计建成 5G 基站 8000 个,实现乡镇全覆盖;建设数据中心 5 个,总机架数达 2 万架,为数字产业提供算力支撑。 生态培育与区域协同 湖州主动融入长三角数字经济产业链,与上海、杭州共建 “数字经济飞地”,引进长三角科创项目 20 个。计划到 2025 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 1000 亿元,成为长三角数字产业重要节点城市。
2022-05-26
-
【2022年山西招商】山西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顶层设计 绘就生态新画卷
山西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顶层设计 绘就生态新画卷 政策框架与目标导向 山西省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以 “双碳” 目标为引领,提出 “两步走” 战略:到 2025 年,产业、能源、运输结构明显优化,绿色产业比重显著提升;到 2035 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重点任务与实施路径 产业绿色转型 严控钢铁、焦化等行业产能,2025 年前退出落后煤电机组 500 万千瓦,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产业,目标 2025 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达 25%。 能源结构调整 推进煤炭绿色智能开采,2025 年建成智能化煤矿 100 座;扩大风电、光伏装机规模,2025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 15%。 循环经济发展 建设太原、大同 “无废城市” 试点,2025 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 75%;推广新能源汽车,2025 年保有量突破 50 万辆,建成充电桩 15 万个。 保障措施与成效显现 建立绿色金融体系,2021 年发行绿色债券超 200 亿元,支持光伏、储能项目建设。全省单位 GDP 能耗同比下降 3.5%,PM2.5 平均浓度降至 37 微克 / 立方米,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2022-05-26
-
【2022年云南招商】云南千亿云茶产业再升级:从 “一叶茶” 到 “全链香”
云南千亿云茶产业再升级:从 “一叶茶” 到 “全链香” 产业规模与发展态势 云南作为中国茶叶大省,2020 年实现 “千亿云茶产业” 目标,2021 年综合产值达 1071.1 亿元,同比增长 6.9%。普洱茶作为核心品类,线上销售连续 3 年增长,2021 年成交额 42.64 亿元,占全国普洱茶线上交易额的 35%,形成 “线下体验 + 线上销售” 的新零售模式。 品质提升与品牌建设 绿色有机认证 全省建成有机茶园认证面积超 200 万亩,占全国有机茶认证面积的 40%。勐海、临沧等主产区推行 “茶园可视化溯源” 系统,消费者可通过扫码查看茶叶种植、加工全流程,提升产品信任度。 区域品牌打造 “普洱茶”“滇红” 等地理标志品牌价值超 500 亿元,2021 年 “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 中,普洱茶连续 12 年位居榜首。通过举办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茶马古道文化节等活动,提升云茶国际影响力。 产业延伸与融合发展 云南积极推动茶产业与旅游、康养等业态融合,建设茶旅融合示范项目 30 个,如普洱太阳河茶博园、西双版纳古茶山寨等,年接待游客超 1000 万人次。同时,开发茶多酚、茶氨酸等深加工产品,2021 年茶制品工业产值达 280 亿元,占云茶产业比重提升至 26%。
2022-05-26
-
【2022年云南招商】云南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打通 “最后一公里” 助力乡村振兴
云南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打通 “最后一公里” 助力乡村振兴 政策目标与体系构建 云南省印发《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到 2025 年基本形成 “乡乡有网点、村村有服务” 的寄递物流网络。通过整合邮政、快递、供销等资源,建设县级寄递公共配送中心 129 个、乡镇服务站 1400 个、村级服务点 2.1 万个,实现农村寄递服务全覆盖。 基础设施与模式创新 县乡村三级网络 昆明、曲靖等地试点 “交邮融合” 模式,利用农村客运班车代运邮件快件,降低末端配送成本 30% 以上。2021 年,全省农村地区快递业务量达 12 亿件,同比增长 45%,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效率显著提升。 冷链物流补短板 在果蔬主产区建设冷链仓储中心 50 个,配置冷藏车 2000 辆,实现鲜花、野生菌等生鲜农产品 48 小时直达全国主要城市。2021 年,全省冷链物流产值达 200 亿元,带动农民增收超 50 亿元。 产业联动与增收效应 通过寄递物流体系建设,云南鲜花、茶叶、坚果等农产品线上销售额年均增长 30% 以上。2021 年,全省农村电商交易额达 800 亿元,其中拼多多 “云南农货节” 带动 10 万农户增收,日均发货量超 50 万单。
2022-05-26
-
【2022年上海招商】“十四五” 交通运输重大工程:服务大局 引领发展
“十四五” 交通运输重大工程:服务大局 引领发展 工程包概述与战略意义 “十四五” 时期推进的 11 项交通运输重大工程项目包,以 “稳投资、促循环、惠民生” 为核心,涵盖: 国家战略通道:国家高速公路大通道联通、出疆入藏公路、沿边沿海公路等; 区域协调工程:运河连通、黄金水道扩能、西部陆海新通道; 新基建与绿色交通:“北斗领航”、交通运输新基建、低碳交通可持续发展。 重点工程与实施进展 国家高速公路大通道 G6 北京至拉萨高速公路扩容工程启动,总投资超 2000 亿元,建成后通行能力提升 50%,缩短京藏间物流时间 12 小时。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海底隧道贯通,预计 2024 年通车后,深圳至中山车程由 2 小时缩至 30 分钟。 运河连通与黄金水道 京杭运河济宁至徐州段扩能工程完成,航道等级提升至二级,千吨级船舶可直达长江,年货运量增长 80%。长江黄金水道宜昌至安庆段水深提升至 4.5 米,万吨级船队可直达武汉,带动沿江产业带投资增长 15%。 新基建赋能 全国建成 5G 智慧公路示范项目 20 个,上海洋山港智能重卡实现全场景自动驾驶,单箱运输成本降低 30%。北斗系统在营运车辆、渔船应用覆盖率超 98%,应急救援响应时间缩短至 30 分钟内。 投资效益与民生影响 2022 年,交通运输重大工程完成投资超 1.2 万亿元,带动就业超 200 万人次。“四好农村路” 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农村公路通客车率达 99.5%,农产品出山 “最初一公里” 和工业品下乡 “最后一公里” 问题基本解决。
2022-05-26
-
【2022年广西招商】广西西部陆海新通道:22 项措施加速通道建设
广西西部陆海新通道:22 项措施加速通道建设 政策框架与重点任务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高质量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若干政策措施》,从 6 方面提出 22 项举措: 海铁联运:补贴集装箱铁水联运,2022 年北部湾港海铁联运量突破 60 万标箱,同比增长 25%; 跨境运输:开行中越班列,对跨境公路运输给予每车 3000 元补贴,2022 年跨境货运量增长 40%; 降本增效:取消北部湾港部分港口收费,企业物流成本降低 10%,通关时间压缩至 4 小时内; 企业培育:对新引进物流企业给予最高 500 万元奖励,2022 年新增规上物流企业超 100 家。 重大项目与区域协同 港口能级提升 防城港 30 万吨级码头投产,年吞吐量突破 1.5 亿吨,成为西南地区最大散货枢纽。钦州国际集装箱码头自动化改造完成,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 500 万标箱,跻身全球百强港口。 通道辐射扩展 西部陆海新通道覆盖西部 12 省(区、市),2022 年货物总量达 1.8 亿吨,其中重庆、四川经通道出口东盟货物占比超 35%。开行 “柳州 — 莫斯科” 中欧班列,打通中国 — 东盟 — 欧洲新线路。 财金联动与未来目标 设立 100 亿元通道建设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港口、铁路建设。广西计划 2025 年实现通道货物总量超 3 亿吨,建成中国 — 东盟国际枢纽海港,成为 “双循环” 战略关键节点。
2022-05-25
-
【2022年贵州招商】贵州政企协同赋能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贵州政企协同赋能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政策赋能:构建中小企业发展生态圈 贵州省将中小企业视为新型工业化核心力量,近年推出系列政策 “组合拳”: 财政支持:设立 10 亿元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对首次升规企业给予 10 万元奖励,2022 年一季度惠及企业超 200 家; 融资创新:推行 “贵园信贷通”,通过政府风险补偿基金撬动银行贷款,2022 年新增放款超 50 亿元,利率低于市场水平 1.5 个百分点; 减税降费:落实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政策,2022 年一季度为中小企业减负超 30 亿元。 产业升级:中小企业的突围之路 贵州中小企业聚焦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2022 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总产值达 2024 亿元(同比 + 22.9%),增速高于全省工业 7.7 个百分点。典型案例包括: 装备制造:某精密制造企业引入德国数控设备,通过 “千企改造” 项目实现产能提升 40%,成为华为供应链核心供应商; 特色食品:老干妈公司建立智慧工厂,辣椒酱年产量突破 60 万吨,海外市场占有率提升至 35%; 新材料:中科星城石墨建成西南最大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基地,产能达 10 万吨 / 年,支撑宁德时代贵州基地建设。 协同机制:政企联动破解发展瓶颈 建立 “省级领导包联 + 专班服务” 机制,2022 年解决企业用工、用地、物流等问题超 5000 项。例如,针对某电子信息企业用工短缺,政府组织 “春风行动” 专场招聘,72 小时内为企业输送技术工人 800 名。同时,搭建 “贵商易” 平台,实现政策申报 “一网通办”,企业满意度达 98%。
2022-05-25
有想补充的信息?点我投稿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